在恶性肿瘤治疗领域,手术、化疗、外放疗是大众熟知的手段,但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一种能“悄悄”消灭癌细胞的治疗方式——碘125粒子植入治疗,正逐渐成为部分患者的新选择。它不像手术那样需要大面积切开病灶,也不会像全身化疗那样带来明显的全身副作用,而是通过微小的“粒子炸弹”,在癌细胞身边持续释放能量,实现精准杀伤。
1.碘125粒子:会“释放射线”的微小“杀手”
碘125粒子是一种放射性核素,外形像极了细小的金属颗粒,直径仅0.8毫米,长度约4.5毫米,比我们常见的米粒还要小得多。它的核心“杀伤力”来自于持续释放的低能量γ射线,这种射线的穿透距离很短,通常只有1~2厘米,就像一把“短刀”,能精准作用于周围的癌细胞,却不会对远处的正常组织造成明显伤害。
2.“悄悄”植入:精准定位,减少创伤
碘125粒子治疗的“悄悄”,还体现在它的植入过程上。这种治疗不需要像传统手术那样做大切口,而是在影像设备(如CT、超声、MRI)的引导下,通过一根细针将碘125粒子精准送到肿瘤内部或肿瘤周围。
具体来说,治疗前医生会通过影像检查详细了解肿瘤的大小、位置、形态以及与周围血管、器官的关系,然后在计算机上制定精准的“粒子植入计划”,确定需要植入多少颗粒子、每颗粒子的位置在哪里。治疗时,医生会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将装有碘125粒子的细针插入肿瘤组织,按照预设计划将粒子逐一植入。整个过程通常只需要几十分钟到一两个小时,术后患者身上只会留下细小的针孔,恢复速度很快,多数患者术后一两天就能正常活动,不会像大手术那样需要长时间卧床休养。
3.优势突出:精准、低毒,适配多种场景
相比传统的肿瘤治疗手段,碘125粒子治疗有几个显著的优势。首先是“精准性高”,由于γ射线穿透距离短,粒子又直接植入肿瘤内部,能量能集中作用于癌细胞,对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影响很小,大大降低了治疗相关的副作用。比如治疗前列腺癌时,传统外放疗可能会影响膀胱、直肠,导致尿频、便血等副作用,而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后,这些副作用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都会明显降低。
其次是“持续杀伤”,碘125粒子的半衰期决定了它能在数月内持续释放射线,这种“不间断”的治疗能有效针对那些处于休眠期的癌细胞。要知道,传统化疗主要针对快速分裂的癌细胞,对休眠期癌细胞效果有限,而碘125粒子的持续射线能覆盖癌细胞的整个增殖周期,减少复发风险。
另外,碘125粒子治疗的适配场景也比较广泛,目前已被用于治疗前列腺癌、肺癌、胰腺癌、肝癌、乳腺癌、头颈部肿瘤等多种恶性肿瘤。比如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肺癌,将碘125粒子植入肿瘤内部,能有效缩小肿瘤体积,缓解患者咳嗽、胸痛等症状,延长生存期;对于肝癌患者,尤其是肿瘤靠近肝脏大血管、无法进行手术或消融治疗的情况,碘125粒子植入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4.并非“万能”:需严格评估,规范治疗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碘125粒子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恶性肿瘤患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肿瘤类型、分期、位置、大小,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既往治疗史等因素,综合评估是否适合采用这种治疗方式。比如对于已经发生广泛转移的晚期肿瘤患者,碘125粒子治疗主要用于缓解局部症状,无法替代全身治疗;对于肿瘤体积过大、粒子植入后难以完全覆盖肿瘤的患者,也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手段。
同时,碘125粒子治疗作为一种放射性治疗,虽然安全性高,但也需要严格的辐射防护。治疗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辐射剂量监测,指导患者在一段时间内避免与孕妇、儿童长时间近距离接触,确保周围人群的安全。
5.结语
总的来说,碘125粒子治疗凭借其微创、精准、低毒的特点,为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尤其在局部肿瘤控制、减少治疗副作用方面展现出明显优势。随着影像技术、粒子植入计划系统的不断升级,这种“悄悄”消灭癌细胞的治疗方式,未来还将帮助更多患者对抗肿瘤,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