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4月20日 星期日
心衰患者的中医疗法

作者:张雪然

河南省上蔡县人民医院 心内科发布时间:2023-11-06 14:38:294441次浏览[发表证书]

心衰是一种心脏功能下降,无法满足身体需要的疾病。传统中医学认为,心衰主要是由于心气虚弱、阴阳失衡等原因导致,因此中医具有独特的治疗心衰的方法。

1.中医对心衰的认识

在中医理论中,心衰被归属于“心悸”、“水肿”等范畴。心主血脉,心气虚则脉动无力,水湿不得温化,最终导致心肾阳虚,水湿内停,形成心衰。中医认为,心衰的基本病机是心肾阳虚、水湿内停,治疗应以温阳利水为主,辅以养心安神、活血化瘀等方法。

2.中医治疗心衰的方法

2.1药物治疗

温阳利水是中医治疗心衰的主要方法之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用桂枝、黄芪、白术、茯苓、泽泻、猪苓、葶苈子等中药,以温阳利水,改善心衰症状如水肿、气短、心悸等。这些药物可以调节人体内的水液代谢,促进水液排出,从而达到消肿、缓解心衰的目的。

养心安神,心衰患者往往伴有心神不宁、失眠等症状,因此养心安神也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常用的中药包括酸枣仁、远志、夜交藤、合欢皮等。这些药物可以养心安神,改善失眠、心悸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活血化瘀,中医认为,心衰患者往往存在血脉瘀阻的情况,因此活血化瘀也是治疗心衰的重要方法之一。常用的中药包括丹参、桃仁、红花、川芎等。这些药物可以活血化瘀,改善心衰症状如胸痛、胸闷等。

综合治疗,中医治疗心衰强调综合治疗,即在温阳利水、养心安神、活血化瘀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一些病情较重的心衰患者,可以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即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中医和西医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2.2针灸疗法

针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对于心衰的治疗,针灸也有一定的效果。通过刺激与心脏相关的穴位,针灸能够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心衰症状。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心俞穴、膻中穴、涌泉穴等。心俞穴位于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主要作用是调理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通过刺激心俞穴,可以改善心脏的供血能力,缓解心衰引起的胸闷、气短等症状。膻中穴位于胸部正中线,是人体重要的穴位之一。刺激膻中穴可以调整体内的气血运行,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同时,膻中穴还具有安神、宽胸理气的作用,对于心衰引起的焦虑、失眠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涌泉穴位于足底,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刺激涌泉穴可以滋阴补肾、宁心安神,对于心衰引起的失眠、心悸等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在针灸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和刺激方法。同时,针灸治疗也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2.3中医养生疗法

除了中药和针灸治疗外,中医还注重通过养生调理来治疗心衰。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养生调理方法: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合理饮食,心衰患者应该选择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过度进食、暴饮暴食。此外,适量摄入一些具有益心脏功能的食物,如鲑鱼、核桃等,也有助于改善心衰症状。同时要控制盐分的摄入,以减轻水肿等不适症状。

运动调理,适量的运动对于心衰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中医养生体操、太极拳等运动方式进行调理。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心衰患者的耐力和生活质量。但需要注意的是,心衰患者在运动时需适量而行,切勿过度运动。

心理调节,心衰患者常伴有情绪波动、抑郁等心理问题,中医强调通过心理调节来缓解这些问题。如听音乐、冥想、与亲友交流等,可以帮助心衰患者减轻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同时,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心态也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起居调理,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对心衰患者非常重要。中医提倡“起居有常”,即按时起床、睡觉和休息。这有助于调整人体的生物钟,提高免疫力,促进身体恢复。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适宜的温度也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

 

3.中医治疗心衰的注意事项

3.1中医治疗心衰需要个体化对待

由于每个心衰患者的病因、病机、病情轻重不同,因此中医治疗需要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这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脉象等综合信息进行辨证施治。

3.2中医治疗心衰需要长期坚持

心衰是一种慢性疾病,中医治疗需要长期坚持,不可急于求成。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医嘱进行长期的治疗和调养,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3.3中医治疗心衰需要与西医治疗相结合

虽然中医治疗心衰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单纯依靠中医治疗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需要将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疗效。例如,在急性期或病情较重时,可以采取西医的强心、利尿等方法来缓解症状;而在稳定期或慢性期,则可以采取中医的温阳利水、养心安神等方法进行治疗。

 

4.小结

中医治疗心衰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需要个体化对待、长期坚持、注意药物副作用,同时需要与西医治疗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疗效。在选择中医治疗时,患者应充分了解中医治疗的原理和方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调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