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肌炎属于比较常见的心脏疾病,主要就是指心肌局灶性或者弥漫性炎性病变,这种疾病的主要特征为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心肌坏死和损伤。小儿心肌炎主要原发于心肌,也可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病变可由感染和其他原因所引起的。其中,感染性心肌炎其中包括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和寄生虫感染,以病毒性心肌炎最多。并且小儿患上心肌炎这一疾病之后,病情轻重不一、急性期患儿可因爆发性心肌炎死亡,但大多数患儿呈现潜隐的过程,临床症状表现的不够明显,有些患者甚至到慢性期形成扩张型心肌病之后才被发现,要是这种情况已经很危险了。并且很多家长不够了解小儿心肌炎,在小儿有一些症状的时候没有带小儿到医院进行正规诊治,直接影响小儿的生命健康。目前,还是有很多人们不够了解小儿心肌炎,下面就是小儿心肌炎知识的科普,希望帮助人们了解到相应的知识。
1、小儿心肌炎的易感人群
(1)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者:此类儿童要是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病原体容易侵袭小儿的心肌细胞,从而容易患上小儿心肌炎。(2)服用某些药物的人群:长时间服用阿霉素、环磷酰胺等药物的儿童,有可能因为药物对心肌的具有很强毒副作用,进而很容易患上小儿心肌炎。(3)接触某些有害物质人群:要是小儿不慎接触到大量的宜春、可卡因或者蝎毒等,可能因有害化学成分直接侵袭到心肌,进而患上小儿心肌炎。(4)有特殊疾病的患者:例如小儿有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可能会因为这些疾病引起心肌受损,容易患上小儿心肌炎。(5)免疫力低下人群:当小儿免疫力比较低下的情况,很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攻击,这就加大心肌受到损伤的风险,因此免疫力比较低下的儿童比较容易患上小儿心肌病。
2、小儿心肌炎诊治常见的误区
(1)有些家长觉得感冒就是心肌炎:一般引起感冒的主要原因90%以上都为病毒感染,有很多家长认为感冒就比较容易患上心肌炎。其实,小儿在感冒之后,只有极少部分孩子的心脏会受到病毒的损伤,这与病毒的种类,人体的免疫力,周围环境有着密切的影响。要是小儿身体抵抗力较低,病毒有机会乘虚而入,直接侵袭患者的心肌或者通过自身免疫反应损害心肌,那么很容易产生病毒性心肌炎,要是入侵心肌的病毒较少,并且没有那么高的毒性,那么就不会出现病毒性心肌炎,所以有些家长在小儿患上感冒之后,不要觉得感冒就是心肌炎。(2)认为小儿出现心脏早搏的症状就是心肌炎:心脏早搏本身有分为良性和恶性,一般健康的人们在精神过度紧张、吸烟饮酒、喝咖啡等这些不良现象的时候,心脏都比较容易出现早搏,要清楚器质性和良性早搏一般出现在饭后和安静的时候,等到活动之后早搏这种现象会逐渐减少,但是要是在运动之后早搏症状比较明显的情况,那么就需要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3)认为心肌酶谱高就是心肌炎:一些医院怀疑孩子为心肌炎的情况下,都会抽血检查心肌酶谱,特别是检查肌酸激酶的同功酶和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反映出还在心肌受损的主要情况。但是,这一检查结果并不能作为心肌炎诊断的唯一依据,专业医生还会根据孩子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4)觉得患上病毒性心肌炎的孩子以后会逐步成为慢性心肌炎患者:要是医生已经明确孩子的诊断,应该充分了解孩子的病情轻重程度,有研究表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大部分都会痊愈,可以看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预后效果比较良好,只有少数会留下后遗症,因此作为小儿的家长一定不要过于担忧和恐惧。
上述就是小儿心肌炎诊治所出现的误区,作为家长一定要清楚认知到小儿心肌炎,不要将心肌炎与其他疾病混为一谈,当小儿身体不舒服的情况,一定到小儿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