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星期三
支架术后就能一劳永逸?心脏康复的 5 个必修课

2025-07-11

作者:曹桎铭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1036次浏览[发表证书]

很多冠心病患者在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后,感觉症状缓解了,胸不闷了,气也不短了,就以为“万事大吉”,可以恢复到以前的生活状态。然而,支架手术只是“治标不治本”,它解决了血管狭窄的问题,但并没有根治冠心病。如果不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血管可能再次堵塞,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心脏问题。那么,支架术后如何真正守护心脏健康?心脏康复的5个必修课,一个都不能少!

必修课1:坚持规律用药,别擅自停药

放了支架后,医生通常会开出一堆药,比如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降脂药(他汀类)、降压药、降糖药等。有些患者觉得“是药三分毒”,症状一好转就自行减药或停药,这是非常危险的!抗血小板药:支架植入后,血管内皮需要时间修复,如果擅自停药,血小板容易在支架处聚集,形成血栓,可能导致急性心梗。降脂药:他汀不仅是降血脂,还能稳定血管斑块,减少炎症反应,长期服用能

降低再狭窄风险。记住:用药方案必须由医生调整,患者不能自己做主!

必修课2:健康饮食,别让血管再“堵车”

支架术后,饮食管理至关重要。如果继续高油、高盐、高糖饮食,血脂、血压、血糖控制不好,血管很快又会“堵车”。

推荐饮食原则:少油少盐:每日盐不超过5克(约一啤酒瓶盖),少吃肥肉、

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纤维,帮助降低胆固醇。优质蛋白:鱼肉、鸡胸肉、豆制品比红肉更健康。控制主食:粗细搭配,避免精米白面过量,

以防血糖飙升。特别提醒:不要指望“食疗”代替药物,饮食调整是辅助,药物治疗是根本!

必修课3:科学运动,让心脏更强壮

很多人术后不敢动,怕“支架移位”或“心脏受不了”。其实,合理的运动能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运动建议: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每周至少150分钟(每次30分钟,5/周)。力量训练:适度进行哑铃、弹力带训练,增强肌肉,但避免剧烈负重。避免剧烈运动:如举重、竞技性运动,可能使血压骤升,增加心脏负担。关键点:运动要循序渐进,如果出现胸闷、气短、头晕,立即停止并就医。

必修课4:戒烟限酒,别让心脏“雪上加霜”

吸烟和过量饮酒是冠心病的“加速器”。支架术后如果继续抽烟,血管内皮会持续受损,血小板更容易聚集,支架内再狭窄的风险大幅增加。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收缩血管,加速动脉硬化。即使只吸一支烟,也会让心脏负担加重。限酒: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约1两白酒),女性减半。过量饮酒会升高血压、诱发心律失常。事实:戒烟后,心血管风险在1年内就能明显下降,5年后接近不吸烟者水平!

必修课5:定期复查,别等出问题才去医院

支架术后,医生通常会要求定期复查,目的是监测药物效果、调整治疗方案,并早期发现潜在问题。

关键复查项目:血脂、血糖、血压:确保达标(如LDL-C<1.8mmol/L)。心电图、心脏超声:评估心脏功能。冠脉CT或造影(必要时):检查支架是否通畅。

建议随访频率: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复查,之后每年至少一次。

总结:支架术后,康复才是真正的“治疗”

支架手术只是“救急”,而长期的心脏康复才是“治本”。做好这5个必修课——规范用药、健康饮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定期复查,才能真正降低复发风险,让心脏长久健康。

记住:心脏康复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让生命之河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