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星期三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解开免疫系统抗癌的“刹车”之谜

2025-07-11

作者:冯津津营山县人民医院 1030次浏览[发表证书]

癌症一直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和化疗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往往伴随着严重的副作用,且对晚期癌症的疗效有限。近年来,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出现,为癌症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这类药物通过解除免疫系统的“刹车”,使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能够更有效地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1.免疫检查点:免疫系统的“刹车”

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病原体和异常细胞(如癌细胞)的重要防线。然而,为了防止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导致自身免疫疾病,人体进化出了一套精细的调控机制,即“免疫检查点”。这些检查点分子(PD-1CTLA-4)在免疫细胞(T细胞)表面表达,通过与配体(PD-L1B7)结合,传递抑制信号,防止免疫反应失控。然而,狡猾的癌细胞会利用这一机制,通过高表达PD-L1等分子,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从而“欺骗”免疫系统,逃避免疫攻击。这种现象被称为“免疫逃逸”,是癌症进展和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2.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发现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发现源于科学家对免疫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1995年,日本科学家本庶佑发现了PD-1分子,并揭示了其在免疫抑制中的作用。与此同时,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发现CTLA-4T细胞的另一个关键“刹车”分子。基于这些发现,科学家们开始研发能够阻断这些检查点的抗体药物。2011年,首个CTLA-4抑制剂伊匹木单抗被美国FDA批准用于黑色素瘤治疗,标志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时代的开启。2014年,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相继获批,进一步推动了免疫治疗的发展。本庶佑和艾利森因其开创性贡献荣获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作用机

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核心作用是解除细胞的抑制信号,恢复其对癌细胞的杀伤能力。目前主要的靶点包括:(1)PD-1/PD-L1通路抑制剂。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表面,其配体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1)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高表达。PD-1抑制剂(如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PD-L1抑制剂(如阿特珠单抗)可阻断这一通路,恢复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2)CTLA-4抑制剂。CTLA-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T细胞活化早期发挥作用,与共刺激分子CD28竞争结合B7分子,抑制T细胞激活。CTLA-4抑制剂(如伊匹木单抗)可增强T细胞的早期活化,促进免疫反应。此外,科学家还在探索新的检查点分子,如LAG-3TIM-3等,以进一步拓展免疫治疗的应用范围。

4.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免

疫检查点抑制剂已在多种癌症中显示出显著疗效,部分患者甚至实现长期生存。以下是其主要应用领域:(1)黑色素瘤,伊匹木单抗是首个获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显著延长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期。PD-1抑制剂的疗效更优,且副作用更低。(2)非小细胞肺癌(NSCLC)PD-1/PD-L1抑制剂已成为PD-L1高表达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部分患者生存期超过5年。(3)霍奇金淋巴瘤。纳武利尤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对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的有效率超过80%(4)其他癌症。包括膀胱癌、头颈癌、肝癌、胃癌等,免疫治疗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值得注意的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具有“长尾效应”,即部分患者停药后仍能长期获益,这是传统治疗无法比拟的优势。

5.挑战

尽管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仍面临诸多挑战:(1)响应率有限。仅约20%~40%的患者对单药治疗有反应多数患者仍无法获益。(2)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由于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可能攻击正常组织,导致皮炎、结肠炎、肺炎等副作用。(3)耐药性问题。部分患者初始有效,但后期出现耐药,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6.结语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癌症治疗的格局,使部分晚期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科学家们通过解开免疫系统的“刹车”之谜,为人类对抗癌症提供了全新武器。尽管仍有许多问题待解,但随着研究的深人,免疫治疗有望成为更多癌症的标准疗法,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