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10月28日 星期二
揭开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神秘面纱:防治与护理全知道

2025-07-11

作者:严丹巴中市南江县人民医院 793次浏览[发表证书]

1.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指一种使骨骼变脆以及密度减小的疾病,本质就是单位体积内的骨量减少,其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很容易被忽视,直到因为骨骼畸形、身高变矮或者驼背,甚至发生骨折时,才更容易被发现,因此其被称为骨骼的“沉默杀手”。

2.骨质疏松有哪些信号?

在骨质疏松的早期,往往患者感觉不到任何不适症状,即使有症状也很容易被忽视,因此我们要及时发现骨质疏松的信号,采取对应的防治措施。骨质疏松的常见信号包括以下几种:

其一,疼痛。这是最常见的症状,多以腰背疼痛为主。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就会出现骨痛,疼痛一般会沿脊柱向两侧扩散,在仰卧或者坐位时疼痛减轻,在久立或者久坐时疼痛加剧。其二,身长缩短和驼背。这种症状多在疼痛症状之后出现,常见于老年人。具体表现为脊椎前倾、背屈加剧。其三,容易骨折。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和最严重的并发症。许多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甚至轻轻一碰、用力咳嗽都容易引起骨折。其四,呼吸功能下降。

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可能影响胸廓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呼吸功能下降。骨质疏松患者的胸椎和腰椎压缩性骨折,以及脊椎后弯和胸廓畸形等问题,都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

3.如何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

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在于早期干预和及时治疗,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几个实用的防治措施:

1)均衡饮食。对于存在骨质疏松症早期信号和高危因素的患者来说,日常一定要注意饮食均衡,并增加摄入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例如牛奶、豆腐、鱼类和绿叶蔬菜。其中维生素D更加有助于钙的吸收,也可以通过适当晒太阳或者使用维生素D补充剂来进行补充。

2)保持良好运动习惯。对于骨质疏松症高危患者来说,日常一定要保持适量运动的习惯,多进行一些散步、慢跑以及力量训练,来助力于增强骨骼密度。通常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对于老年人来说,可以适当降低运动的强度,但最好保持适量运动的习惯,避免久卧、久立、久坐。

3)定期进行检查。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应当定期进行骨密度的检测,以便早期发现骨质疏松问题,采取及时的干预措施。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在体检中加入骨密度检测项目。

4)预防摔倒。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来说,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注意预防摔倒,尤其是老年人。在家庭生活当中,需要尽量避免挪动日常摆设,最好可以铺设防滑地板或地毯,安装防撞条,避免磕碰引发骨折。在冬季尤其要注意,外出时应当穿好防滑鞋,尽量减少在冰面和较滑的地面活动,以免摔倒引发骨折。

5)积极治疗相关疾病。有许多疾病都会影响到正常的骨代谢,进一步加重骨质疏松问题,包括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风湿免疫性疾病、肠胃道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疾病、慢性肝病以及心肺疾病等,如果存在这些疾病,应当及时进行对症治疗,以免骨代谢受到严重影响。

4.骨质疏松性骨折如何护理?

1)及时就医。如果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应当及时前往医院就医,由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切勿自行处理,以免加重骨折伤情。

2)进行固定与制动。骨质疏松性骨折一定要做好固定和制动,避免骨折部位的活动,这样才能够促进骨折的愈合。一般专业医师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石膏固定或者手术治疗等多种固定与制动方法,患者应当根据配合进行治疗,避免活动骨折部位。

3)做好疼痛管理。骨质疏松性骨折可能伴有剧烈的疼痛,可以在医嘱下使用一些止痛药物,达到良好的止痛效果。但是切勿自行用药,来进行止痛,以免延误病情。

4)做好康复训练。骨质疏松性骨折再次发生骨折的概率较高,在骨折恢复阶段,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恢复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挛缩,同时助力于骨密度增加,防止再次骨折。

5)遵医嘱用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通常需要服用钙质补充药物和骨骼吸收抑制药和促骨形成药,来更好的治疗骨质疏松,才能防止再次骨折。这些药物的使用多为联合应用,具体服用时需要遵医嘱,不可擅自增加或者减少用药,以免降低疗效,增加骨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