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9月18日 星期四
家庭药品存放技巧:温度、光照与湿度的影响及应对

作者:张又方

檀圩镇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6-13 14:15:48726次浏览[发表证书]

药品对存放环境要求严格,温度、光照、湿度等均会影响其稳定性,储存不当可能使药效失效甚至产生危害。以下为家庭药品存放的关键技巧。

1.温度:影响药品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温度是影响药品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不同药品耐受温度不同,超出适宜范围可能导致成分分解、变质。(1)常温储存(10~30)。多数口服药如感冒药、降压药、降糖药等需常温存放。但乡镇夏季厨房、阳台温度可能超35℃,冬季无暖气房间可能低于5,都会影响药效。阿司匹林肠溶片在超30℃环境中,有效成分会分解,药效减弱且可能刺激胃肠道。卡托普利等普通降压药高温易潮解,导致剂量不准,引发血压波动。因此,常温药品应避开厨房、窗台、暖气旁等,放在客厅或卧室阴凉处。(2)冷藏储存(2~8)。部分药品对温度敏感,需在冰箱冷藏室(非冷冻室)保存,多为生物制剂、活菌制剂或遇热易变质药物:胰岛素:未开封需冷藏,超25℃迅速失效;开封后室温(不超30)可存4,需避高温。②益生菌制剂:高温会杀死活菌,失去调节肠道菌群作用。③部分眼药水、眼药膏:含活性成分的需冷藏,否则可能变质刺激眼部。④冷藏药品存放禁忌:不能冷冻,如胰岛素冷冻后会变性;从冰箱取出后,眼药水、注射剂需放至室温再用,避免低温刺激。

2.光照:加速药品变质的隐形破坏者

阳光中的紫外线和可见光会加速药品成分氧化、分解,化学性质不稳定的药品尤其易受影响,光照几小时就可能变质。(1)怕光药品需避光存放。包装标注“避光保存”的药品对光线敏感:硝酸甘油:遇光分解失效,影响心绞痛急救,②维生素类:如维生素CB2,遇光易氧化药效降低且可能变色。③喹诺酮类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遇光可能产生有毒物质还可能引发皮肤光敏反应。④肾上腺素类如肾上腺素注射液,遇光变质影响急救。存放要点:保留原包装(棕色玻璃瓶或不透光铝箔板可避光);原包装损坏可装入棕色药瓶,放在避光处;避免阳光直射,不放在窗台等光照处。(2)普通药品也需远离强光。即使未标注“避光”,长期强光照射也可能受影响。如中成药丸剂,强光会加速外壳老化,导致药丸受潮、霉变;外用软膏遇光后基质可能变质,影响药效并刺激皮肤。

3.湿度:导致药品提前失效的隐形腐蚀剂

潮湿环境会使药品吸潮、结块、霉变乡镇梅雨季、夏季多雨时更需注意防潮。(1)易吸潮药品需密封保存。以下药品特别怕潮:①片剂、胶囊剂:如阿司匹林片、头孢类胶囊,吸潮后会变软、粘连崩解,剂量不准。②散剂、颗粒剂:如布洛芬颗粒、蒙脱石散,吸潮后结块,难以溶解,药效下降。③中药饮片:如枸杞、黄芪,潮湿易霉变、生虫,可能产生毒素④外用粉剂:如痱子粉、云南白药粉,吸潮后结块,无法使用且可能滋生细菌。(2)控制环境湿度。家庭药箱应放干燥、通风处,湿度保持在45%~75%为宜。梅雨季可开空调除湿,或在药箱旁放生石灰(远离儿童)吸潮。定期检查药品是否有吸潮迹象,发现后及时处理,不可服用。

4.家庭药箱管理:细节决定药品寿命

除温、光、湿度外,药品存放还有诸多细节需注意,以保证用药安全。(1)分类存放。内服药和外用药分开,避免误服。成人药和儿童药分开,儿童药品标注用法用量,避免误服误拿。急救药单独放,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放在易拿处并贴醒目标签,方便紧急时取用。(2)标注信息。保留原包装和说明书上面有药品关键信息,可指导正确使用和存放。标注开封日期,部分药品拆封后保质期缩短,如口服液开封后1个月内用完软膏剂3个月内用完,避免服用过期药。不随意更换包装,尤其外观相似的药品避免混淆误服。(3)定期清理。建议每3个月整理一次药箱,检查并处理:

5.特殊药品存放的冷门知识

(1)中药饮片。①防潮:用密封罐或真空袋保存,避免霉变。②防虫:放少量花椒、八角等天然驱虫剂。③冷藏:膏方开封后需冷藏,防止发霉。(2)精神类管制类药品。如安定、吗啡类止痛药等需放在儿童、精神异常者接触不到的地方由专人保管,避免误服或滥用。(3)气雾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硝酸甘油气雾剂等内部有高压气体,遇高温或明火可能爆炸存放时远离火源和高温,温度不超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