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28日 星期四
孩子睡觉打呼噜?可能是腺样体肥大的 3 个信号

作者:刘庠利

恩阳区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5-23 09:45:45640次浏览[发表证书]

“孩子睡觉打呼噜是睡得香?”错!这可能是腺样体肥大发出的警报。在我国,约30%的儿童睡眠问题与腺样体肥大有关,但很多家长却误以为是正常现象。今天,我们就来识别腺样体肥大的3个关键信号,告诉你什么时候该带孩子看医生,以及如何科学应对。

1.腺样体:藏在鼻子后面的“守门人”

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部的淋巴组织,像一个小卫士一样帮孩子抵御病菌入侵。正常情况下,它会在6~7岁达到最大,10岁后逐渐萎缩。但当它过度增生时,就会变成健康的"拦路虎":堵塞鼻腔:影响正常呼吸。压迫咽鼓管:诱发中耳炎。长期缺氧:影响大脑和身体发育。

2.3个不容忽视的警报信号

信号1:夜间打鼾+张口呼吸(最典型表现)。异常鼾声:持续、响亮的打呼噜(不同于偶尔的轻微鼾声)。呼吸暂停:突然停止呼吸2~3秒后猛吸一口气。睡姿怪异:总是仰头睡、频繁翻身。真实案例:5岁男孩因长期打鼾就诊,检查发现腺样体堵塞鼻腔85%,血氧饱和度仅91%(正常>95%)。

信号2:反复鼻塞/鼻炎(家长最易忽视)。持续鼻塞:超过1个月不见好转。

说话鼻音重:像"感冒没好"的声音。特殊面容:逐渐出现“腺样体面容”(下文详解)。

信号3:白天异常表现。注意力不集中:

缺氧导致多动、学习成绩下降。晨起口干:整夜用嘴呼吸的结果。生长迟缓:长期缺氧影响生长激素分泌。

3.腺样体面容:长期缺氧的"面部印记"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特征,可能已发生不可逆的面骨发育异常:上唇短厚:总是微微张开;牙齿不齐:上牙突出(龅牙);下颌后缩:下巴看起来“变小”了;眼神呆滞:眼眶略肿、黑眼圈;重要提醒:这种面容一旦形成,即使手术切除腺样体,也可能需要正畸治疗来矫正。

4.哪些孩子更容易中招?

1)反复感冒的孩子:每年呼吸道感染>6次。(2)过敏体质儿童:过敏性鼻炎、哮喘患者。(3)二手烟暴露者:家长吸烟的家庭风险更高。

5.家长自测3步法

1)夜间观察:用手机录制孩子睡眠视频(重点记录呼吸声)。(2)简单检查:让孩子闭嘴,捏住鼻子10秒——能否轻松用嘴呼吸?观察是否长期用嘴呼吸(嘴唇干裂、上门牙外突)。(3)日间评估:

填写以下问题(2个以上""建议就诊)。是否每周>3天打鼾?是否经常揉鼻子/眼睛?是否反复患中耳炎?

6.确诊需要做什么检查?

1)电子鼻咽镜:儿童专科医院常用(无辐射,当场出结果)。(2X线侧位片:显示腺样体与气道比例(A/N>0.7为异常)。(3)睡眠监测:评估缺氧程度(血氧<92%需警惕)。

7.一定要手术吗?最新治疗策略

保守治疗(适合轻度肥大):鼻喷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需坚持1~3个月)。抗过敏治疗:氯雷他定等(合并过敏者适用)。生理盐水洗鼻:每日1~2次减少分泌物。手术指征(符合任一条建议手术)。腺样体堵塞>70%。每年中耳炎发作>3次。已出现睡眠呼吸暂停。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

手术真相:全麻下进行,整个过程约15分钟。术后1~2天即可恢复普通饮食。不会降低免疫力(腺样体仅是淋巴组织一部分)。

8.术后护理3要点

1)饮食管理:术后6小时:冷流质(冰淇淋可帮助止血止痛)。1周内:避免坚硬、过热食物。(2)出血观察:唾液中少量血丝属正常。如鲜血直流需立即就医。(3)习惯矫正:坚持闭口呼吸训练(必要时使用口呼吸贴)。已形成错颌畸形者需咨询正畸科。

9.预防胜于治疗:4个护鼻习惯

1)控制鼻炎:及时治疗感冒和过敏。(2)增强体质:减少呼吸道感染次数。

3)保持湿度:冬季使用加湿器(湿度50%~60%)。(4)戒烟护家:杜绝二手烟暴露。

10.家长最关心的3个问题

1)打呼噜会自己好吗?A10岁后腺样体可能萎缩,但在此之前造成的缺氧损伤不可逆。(2)手术会影响免疫力吗?

A:不会。人体还有其他淋巴组织代偿,研究显示术后孩子感冒次数反而减少。(3)中医贴敷有效吗?A: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外敷能使腺样体缩小,延误治疗可能错过最佳干预期。

总结:家长行动清单

发现持续打鼾→录视频记录。合并白天症状→1周内就诊。确诊肥大→3个月保守治疗。符合手术指征→寒假/暑假安排手术。记住:孩子的每一次夜间呼吸暂停,都是大脑在缺氧求救。早发现、早干预,才能守护孩子的健康面容和聪明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