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28日 星期四
痔疮的困扰:如何通过生活方式改变来减轻症状

作者:李开凤

全州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5-23 09:43:33588次浏览[发表证书]

痔疮,医学上称为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之一。虽然医学界对痔疮的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它带来的不适却非常明显:排便时出血、肛门疼痛、瘙痒、潮湿感,以及那个让人尴尬的小肉赘脱垂。这些症状可能出现在任何年龄段,但45~65岁的人群尤其容易中招。

1.生活管理:从细节做起

(1)调整排便习惯。很多人喜欢在厕所里久坐不起,刷手机、看报纸,殊不知这样会增加肛门压力。正确的做法是:有便意时才去厕所,不要用力过度,尽量在5分钟内完成“任务”,避免久蹲久坐,记住,厕所不是阅览室!(2)规律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肠胃蠕动,让肠道的消化和排泄功能更加顺畅。每天进行适量的散步慢跑或者瑜伽等运动,既不会过于劳累,又能很好地促进肠胃蠕动。哪怕只是简单的饭后散步半小时,长期坚持下来,也会对痔疮症状的改善有很大帮助。特别是办公室久坐族,每小时站起来活动5分钟,对预防和缓解痔疮症状大有神益。(3)抬举重物时要注意技巧。很多人习惯屏住呼吸用力,这会导致腹压骤增,加重痔疮症状。正确的方法是:保持呼吸均匀,用腿部力量而不是腰部来抬起重物。如果你是健身爱好者,在做力量训练时更要注意这一点。(4)保持肛门清洁。每次排便后,用温水轻轻清洗比用卫生纸擦拭更温和。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选择无酒精、无香料的湿厕纸。记住,过度清洁或使用刺激性产品反而会加重症状。(5)温水坐浴是缓解痔疮不适的经典方法。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钟的温水坐浴(水温约40)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和疼痛。注意:水中不需要添加肥皂、沐浴露等清洁剂,清水即可。(6)孕期女性特别要注意睡姿。随着子宫增大,骨盆血管压力增加,容易诱发或加重痔疮。建议采取左侧卧位睡眠,既能减轻血管压力,又有利于胎儿供血。可以在膝盖之间放一个枕头增加舒适度。

2.病情监测:何时该看医生?

痔疮虽然常见,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平时要注意观察:瘙痒是否加剧?出血量是否增多?脱出的痔块是否难以推回?如果出现这些情况,或者症状持续一周以上没有改善,就别再犹豫,赶紧去看医生吧!记住,早期干预效果更好。

3.饮食调理:吃出来的健康

饮食建议方面,记住三个关键词:消淡、高纤、多水。新鲜的蔬菜水果是你的好朋友,全谷物、燕麦、糙米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能软化大便。每天保证足够的饮水量(至少1.5~2),让肠道保持润滑。有些食物特别适合痔疮患者:黄瓜、苦瓜能清热利湿;乌梅、绿豆帮助凉血消肿;荷叶、蜂蜜润肠通便。对于长期出血导致体虚的患者,可以适当吃些桂圆、红枣、莲子等滋补食品,但要注意适量,过量反而可能加重湿热。

饮食禁忌同样重要。辣椒、花椒等辛辣食物会刺激肠道;油条、烤肉等煎炸食品难消化;腌渍食品含盐量高,这些都要尽量避免。各种重口味的调味品也要少用,它们会刺激胃酸分泌,间接影响肠道健康。咖啡、浓茶中的咖啡因有利尿作用,可能导致大便干燥。如果实在戒不掉,记得多喝水来平衡。至于酒精,特别是高度酒,对痔疮患者简直是“毒药”,能戒则戒,至少要做到不酗酒。

4.术后护理:恢复期的注意事项

如果痔疮严重到需要手术,术后护理更不能马虎。术后24小时内尽量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可以减轻伤口疼痛和出血风险。当然,也不是完全不动,适当的翻身活动有助于血液循环。

术后1~2天的饮食管理很关键。不必完全禁食,但应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粥、汤、果汁等。控制这两天不排便可让伤口得到更好恢复,但之后就要逐渐恢复正常饮食,避免便秘。

肛门清洁在术后尤为重要。每次排便后可以用稀释的高锰酸钾溶液(呈淡粉色即可)或医生推荐的中药坐浴。如果出现肛门水肿,加入芒硝坐浴效果不错。记住,温水即可,不要太烫。

痔疮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大多数症状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关键是要有耐心,坚持健康习惯。如果自我调理无效,一定要及时就医,别让难言之隐影响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