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28日 星期四
高血压、糖尿病家庭护理的五大误区,你中招了吗?

作者:向琼

宣汉县第二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5-23 09:34:57631次浏览[发表证书]

在我国,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成为威胁大众健康的常见慢性疾病。多数患者需要长期居家治疗与护理,家庭护理在疾病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不少家庭在护理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对患者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本文将为您详细剖析高血压、糖尿病家庭护理的五大误区。

误区一:凭感觉调整用药

许多患者和家属认为,只要身体没有明显不适,就可以自行调整高血压或糖尿病药物的剂量,甚至停药。这种做法极其危险。高血压和糖尿病大多时候没有明显症状,或者症状与血压、血糖水平并不直接相关。例如,有些高血压患者血压已经很高了,但可能仅仅感到轻微头晕,甚至毫无察觉;糖尿病患者在血糖轻度升高时,也可能没有明显的“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症状。

血压、血糖的波动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危害极大。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会导致血压、血糖大幅波动,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正确做法是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定期测量血压、血糖,并做好记录。复诊时,医生会根据监测数据和患者的整体情况,科学调整治疗方案。

误区二:过度忌口或不忌口

在饮食护理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常走向两个极端。一是过度忌口,认为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以糖尿病患者为例,有些患者不敢吃水果,其实只要血糖控制平稳,两餐之间适量吃一些低升糖指数的水果(如苹果、柚子等),既能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又不会对血糖造成太大影响。

另一个极端是不忌口,尤其在节假日或家庭聚会时,面对美食难以自控。高血压患者摄入过多高盐食物,会使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和血管负担,进一步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大量进食高糖、高脂肪食物,必然导致血糖急剧上升。合理的饮食控制应该是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保证营养均衡。高血压患者要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摄入;糖尿病患者需遵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合理搭配的原则,多吃蔬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误区三:运动随心所欲

运动是高血压、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多家庭在运动护理方面存在误区。有的患者认为运动强度越大越好,比如糖尿病患者一运动就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剧烈运动,这可能导致低血糖发生,还会加重心脏负担,对身体造成损害。

还有些患者运动没有规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运动对于血压、血糖的控制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规律运动才能达到理想效果。正确的运动方式是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病情等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适合进行如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稍感疲劳但休息后能很快恢复为宜;糖尿病患者应避免空腹运动,运动时间一般选择在餐后1小时左右,每次运动30~60分钟。

误区四:忽视心理护理

高血压、糖尿病是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患者往往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很多家庭护理只关注身体方面的护理,忽视了患者的心理状态。不良情绪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血压、血糖波动。例如,长期焦虑的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兴奋,血压会持续处于较高水平,难以控制。

家属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和需求,给予关心和支持。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缓解心理压力。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误区五:不定期复查

部分患者和家属觉得只要按时吃药、注意饮食和运动,就不需要频繁复查。其实,高血压、糖尿病在病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早期并发症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通过定期复查可以及时发现,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延缓并发症的发展。

比如,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查眼底,能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患者定期检查肾功能,有助于及时察觉高血压肾病。一般来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在病情稳定时,也需要1~3个月复查一次,包括血压、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指标,具体复查频率需遵医嘱。

高血压、糖尿病的家庭护理至关重要,只有走出这些常见误区,科学护理,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