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28日 星期四
探秘手术室护理:从术前准备到术后关怀缺一不可

作者:张静

成都市新津区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5-23 09:33:25743次浏览[发表证书]

手术室是实施手术操作的场所,手术室护理是影响手术效果的一项重要工作。手术室护理贯穿于手术整个过程,从术前的准备工作,到术后的关怀,缺一不可。

1.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主要包括两部分:

(1)术前评估,主要目的在于掌握患者的身体状况,分析潜在风险因素,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预案。术前评估主要内容包括:①掌握患者健康状况及疾病史包括用药情况、有无过敏史、是否手术等;2常规体格检查,如血压、心率和脉搏等;③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根据手术类型提前确定需要检查的项目,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评估患者生化指标是否符合手术要求;④根据手术类型行影像学检查或其他检查,如部分手术需要根据心电图评估心脏功能,部分情况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手术部位;⑤麻醉评估,确定手术时的麻醉需求,评估相关风险。(2)患者准备。①禁食。大部分手术需要术前禁食,嘱患者遵照医嘱禁食,一般术前6~8小时停止进食,术前4小时停止饮水。②停/服药。部分手术需停药或服药,例如长期服用华法林或阿司匹林患者,术前需停药,但部分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根据需要可能需继续服用药物。③心理安抚。部分患者在术前易产生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尤其是病情严重者,担心手术成功率。护士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大概流程,强调医师团队的专业性,分享成功案例,鼓励患者,详细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减轻其负性情绪,保持积极乐观,以良好心态迎接手术。紧张不安的患者,用亲切的语言给予心理安抚,例如:“别担心,我们会全程陪伴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2.术中干预

(1)良好环境。将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2~25摄氏度,湿度维持50%~60%不仅可保持患者体温稳定,而且可降低术后感染风险。(2)无菌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证手术器械及周围环境的安全,护士按照规范动作和顺序传递器械,以防交叉污染。发现手套损坏或器械遭到污染,需立即更换。(3)生命体征监测。时刻关注患者的心跳、血氧饱和度、血压等关键指标,出现紧急情况立即对症处理。例如:因失血导致血压骤降,护士需在短时间内建立两条输液通道;术中发现心电图显示异常,第一时间提醒医生,并实施干预。(4)尊重患者。即便是全麻患者,医护人员需给予患者足够尊重,维护患者的尊严。用保温毯将患者裸露的身体遮盖摆放体位时小心谨慎,避免压迫神经。对于有意识的患者,护士可用肢体语言鼓励患者或在患者耳边轻声安慰,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3.术后关怀

(1)术后复苏与转运。麻醉复苏室护士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用温柔的声音呼唤患者,如“先生/女士,手术已经顺利完成了,请您慢慢调整好呼吸”。同时,要仔细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身体发冷颤抖等情况。患者清醒后,将患者送回病房内,这一过程需保持警惕,检查引流管、导尿管等管道是否通畅,携带气袋、急救药品,以应对突发状况。到达病房后,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包括手术名称、出血量、特殊药物使用情况、引流管状态等(2)监测生命体征。术后24小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体温、心率和血压等,留置引流管的患者需留意引流液的量、颜色等,做好管理,防止引流管脱落或堵塞。(3)疼痛管理。护士不定时询问患者疼痛情况,评估疼痛程度轻微疼痛患者可指导其通过深呼吸、冥想聊天、看书、阅读等方式缓解疼痛,针对中重度疼痛,可遵照医嘱应用止痛药或镇痛泵。4)饮食管理。术后可正常饮食的患者交代家屈注意事项,开始时选择流质饮食观察患者消化情况,若无不适,则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再慢慢恢复到正常饮食,食物方面宜选择清淡、富含营养的食物。针对无法自主进食的患者,可选择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满足机体营养需求。(5)术后康复。术后能正常活动的患者,鼓励其尽早下床活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部分需要卧床休息的患者,在护士和家屈的协助下进行局部功能锻炼,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褥疮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