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26日 星期二
年轻人需要做胃镜吗?出现这些症状别硬扛!

作者:江小琴

宜宾市第六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5-23 17:46:00965次浏览[发表证书]

年轻人需要做胃镜吗?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近年来,年轻人胃部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胃癌的年轻化现象愈发明显。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3年,年轻人胃癌发病率增长近80%,且女性发病率更高,男女比例接近12

这与年轻人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高盐高脂饮食、烟酒刺激等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因此,及时了解胃镜检查的必要性和相关症状,对年轻人的胃部健康至关重要。

1.哪些症状出现时必须做胃镜?

胃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金标准”,尤其对早期胃癌的发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考虑胃镜检查:(1)长期或反复的上腹部疼痛:包括隐痛、胀痛、烧灼痛等,尤其是进食后疼痛加重或空腹时疼痛明显(如十二指肠溃疡典型的空腹痛)。若疼痛伴随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能提示胃炎、胃溃疡等疾病。(2)消化道出血迹象:如呕血、黑便或大便潜血阳性。这可能是胃溃疡、胃癌等严重疾病的表现,需立即就医。(3)吞咽困难或进行性加重:进食固体食物时出现哽噎感,且逐渐加重至只能进流食,可能是食管癌、食管狭窄等疾病的信号。(4)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短期内体重明显减轻(如1~2个月内下降5公斤以上),同时伴有食欲不振、乏力,需警惕胃癌等恶性肿瘤。(5)幽门螺杆菌感染合并症状:中国近半数居民感染幽门螺杆菌,若检测呈阳性且伴有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状,建议通过胃镜进一步评估胃黏膜病变情况。(6)其他警示症状:如持续呕吐、腹部包块、吞咽疼痛、胸骨后疼痛等,可能与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癌等有关。

2.年轻人需要主动做胃镜吗?

虽然胃镜检查并非人人需要,但以下高危人群建议定期筛查:(1)有胃癌家族史:直系亲属中有胃癌患者,遗传风险较高,建议提前至30~40岁开始筛查。(2)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Ⅰ类致癌因子,持续感染可增加胃癌风险,需定期通过胃镜监测胃黏膜变化。(3)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可能损伤胃黏膜,导致溃疡甚至出血,建议用药前及长期用药期间进行胃镜检查。(4)不良生活习惯者:长期饮食不规律、高盐高脂饮食、吸烟酗酒、熬夜等人群,胃部疾病风险较高,可根据症状和医生建议决定是否筛查。(5)既往有胃部疾病史:如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等,需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3.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

许多年轻人对胃镜检查存在恐惧,担心痛苦或风险。实际上,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无痛胃镜已广泛普及。无痛胃镜通过静脉麻醉让患者在睡眠中完成检查,全程无痛苦,检查后恢复快,适合大多数人群。其安全性较高,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极低,但需注意以下事项:(1)检查前准备:需禁食6~8小时,停服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1周,提前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检查评估身体状况。(2)检查后护理:检查后2小时内禁食,待麻醉清醒后先饮水,无不适再逐渐过渡到软食;24小时内避免驾车、高空作业等。(3)特殊人群:孕妇、严重心肺疾病患者、未控制的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需在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进行胃镜检查。

4.如何预防胃部疾病?

预防永远是最好的治疗。年轻人应从生活细节入手,保护胃部健康:(1)规律饮食: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盐、高脂、辛辣及腌制食品的摄入。(2)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损伤胃黏膜,增加胃炎、胃溃疡及胃癌风险。(3)控制压力:长期精神紧张可导致胃酸分泌紊乱,引发胃部不适,需通过运动、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4)定期体检:高危人群建议每1~2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普通人群可结合幽门螺杆菌检测等手段进行初筛。(5)及时治疗:出现胃部不适时,避免自行用药或拖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规范治疗。

5.总结

胃镜检查是守护胃部健康的重要手段,尤其对年轻人而言,早期发现和治疗胃部疾病可显著改善预后。当出现上述警示症状或属于高危人群时,应积极主动进行胃镜检查。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才能从根本上降低胃部疾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