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28日 星期四
孩子总比同龄人矮?揭秘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早发现秘诀

作者:向瑞雪

彭州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5-23 16:05:24919次浏览[发表证书]

孩子身高一直是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彤彤妈妈就发现形彤比同龄人矮了一大截,起初没在意,以为就是晚长,直到孩子与同学的身高差距越来越大,才开始重视起来。结果医生诊断为“生长激素缺乏症”,这让彤彤妈妈悔恨不已,抱怨自己未能及时识别,影响了孩子成长。那么,我们该如何早期识别生长激素缺乏症呢?

1.什么是生长激素缺乏症?

一般情况下,儿童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健康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以上,或低于正常儿童生长曲线第三百分位,即称为“矮小症”。在导致矮小的众多因素中,垂体前叶分泌的生长激素与身高有着密切联系。因生长激素缺乏所导致的身材矮小,临床称为“生长激素缺乏症(GHD)”,也称“垂体性侏儒症”。生长激素缺乏症是儿科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多呈散发性,家族性遗传较少见。

2.生长激素缺乏症早期识别

生长激素缺乏症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线性生长速度下降,但并非所有矮小都是生长激素缺乏症。需要结合多方面特征才能实现早期识别。(1)身高增长呈现“断崖式”放缓。正常情况下,儿童生长速率是婴幼儿时期>25cm/;幼儿期10-12cm/;学龄期5~7cm/;青春期8~14cm/年。生长激素缺乏症者年生长速度低于同龄标准2个标准差。例如,3 岁以后年增长低于 5cm,或者身高百分位数持续下跌。(2)骨龄明显落后。生长激素缺乏症者,X线腕骨片显示骨龄延迟至少2年,比如8岁儿童的骨龄仅6岁,提示骨骼成熟度停滞。2024年《中华儿科杂志》指出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中80% 以上表现为骨龄延迟。(3)面容、体态异常。比如娃娃脸特征、身材比例异常和体脂分布异常等。其中娃娃脸特征,表现为面部圆润、鼻梁低平、前额突出,主要与颅面骨发育迟缓有关;身材比例异常主要表现为躯干与四肢的比例不协调;体脂分布异常多表现为腹部脂肪堆积,肌肉含量较低。(4)青春期发育迟缓。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受累可能引起男孩 14岁后宰丸没有发育,女孩 13岁后乳房没有发育。

3.生长激素缺乏症的隐匿表现

生长激素缺乏不仅会影响身高,而且对全身代谢存在不利影响。因此,家长要关注生长激素缺乏症的隐匿表现。(1)代谢素乱的三联征。①低血糖,特别是婴幼儿,临床表现为苍白、多汗和喂养困难;2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下降,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容易诱发远期心血管疾病;③骨密度降低,相比同龄人,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的骨矿物含量低15%-20%(2)体能下降,容易疲劳。由于肌肉合成不足,心脏收缩力减弱,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表现为运动耐力差、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需与多动症鉴别。(3)毛发及皮肤改变。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常常出现头发细软稀疏,指甲生长速度缓慢,皮肤干燥等症状。

4.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治疗办法一般治疗:

(1)合理膳食,荤素搭配保证每日充足的营养摄入,包括维生素、蛋白质、钙、锌等,尽量避免精加工食品避免含糖饮料、奶茶等;(2)充足睡眠,学龄前儿童每天需保证 10~13小时的睡眠,中小学生需保证 8~10 小时睡眠,晚上 10 时前入睡;(3)加强运动锻炼,每天至少 1~2 小时的运动时间,可选择跑步跳绳和打球等方式。

药物治疗:由于个体差异大,药物治疗并无绝对的最好、最快和最有效,除了常用的非处方药,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补充所缺乏的激素,如生长激素及其他缺乏的垂体激素,包括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性激素和甲状腺素等。

5.身高问题,何时就医?

作为家长,时刻关注孩子的身高变化若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尽早到儿童内分泌专科就诊:(1)身高低于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儿童 P3 百分位:(2)生长速度连续两年低于相同年龄标准:(3)伴有低血糖、颅脑损伤史,或者出现特殊面容:(4)青春期延迟,合并有生长停滞现象。临床斋结合 GH 激发试验(胰岛素精氨酸等)、垂体 MRIIGF-1 检测等综合判断方可确诊生长激素缺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