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03日 星期日
肾脏的“沉默抗议”:慢性肾病早期为何不痛不痒?

作者:王若霜

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4-25 13:56:23859次浏览[发表证书]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高发疾病,据统计,全球约有8.5亿人受到不同程度肾脏疾病的困扰,而其中许多患者在早期阶段几乎没有任何明显症状。这种“沉默”的特性使得慢性肾病往往在进展到中晚期时才被发现,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那么,为什么慢性肾病在早期阶段“不痛不痒”?这背后隐藏着哪些生理机制和临床特点?

1.肾脏的生理特点:强大的代偿能力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排泄和调节器官,负责过滤血液、排出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和血压,并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等激素。每个肾脏由约100万个肾单位(肾小球和肾小管)组成,这些肾单位具有极强的代偿能力。

在慢性肾病的早期阶段,即使部分肾单位受损,剩余的肾单位仍能通过代偿性肥大和功能增强来维持肾脏的整体功能。因此,只有当肾单位损失超过70%甚至更多时,患者才会出现明显的肾功能异常指标(如血肌酐升高)。这种强大的代偿能力使得早期慢性肾病难以被察觉。

2.慢性肾病早期为何缺乏典型症状?

1)疼痛感受器的缺失。与肝脏类似,肾脏本身缺乏痛觉神经分布。只有当肾脏包膜受到牵拉(如肾囊肿增大、肾结石梗阻)或炎症累及周围组织时,患者才会感到疼痛。慢性肾病通常是缓慢进展的,不会突然引起肾脏包膜扩张或炎症刺激,因此患者很少出现腰痛等明显症状。(2)早期症状的非特异性。即便出现一些轻微症状,也往往缺乏特异性,容易被忽视或归因于其他原因,例如:疲劳、乏力:可能与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导致的贫血有关,但常被误认为工作压力大或睡眠不足。夜尿增多:肾脏浓缩功能下降时,夜间排尿次数增加,但很多人认为这是正常衰老现象。轻微水肿:尤其是早晨眼睑或脚踝浮肿,可能被误认为是喝水过多或站立时间过长。食欲减退:肾功能下降时,代谢废物蓄积可能影响消化功能,但常被当作普通胃病。这些症状通常不会引起患者的足够重视,导致病情在不知不觉中恶 化。(3)实验室指标的滞后性临床上常用的肾功能指标(如血肌酐、尿素氮)在早期慢性肾病中可能仍然保持正常或仅轻微升高。这是因为:血肌酐受肌肉量影响:肌肉发达的人血肌酐基线较高,而肌肉较少的人(如老年人、女性)即使肾功能下降,血肌酐仍可能显示“正常”。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缓慢:GFR是评估肾功能更敏感的指标,但在普通体检中较少直接检测,导致早期肾功能减退被忽略。

3.如何发现“沉默”的慢性肾病?

由于慢性肾病早期症状隐匿,主动筛查尤为重要,尤其是高风险人群,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肥胖或代谢综合征患者。有肾脏病家族史者。长期服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某些抗生素)的人群。老年人(年龄>60岁)。

筛查方法:(1)尿常规检查:检测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早期发现肾小球损伤。(2)血肌酐和估算GFReGFR):更准确评估肾功能。(3)肾脏超声:观察肾脏结构变化,如萎缩、囊肿或结石。

4.早期干预:延缓肾病进展的关键

一旦发现慢性肾病,即使没有症状,也应积极干预,以延缓肾功能恶化:控制血压和血糖: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导致肾病进展的主要因素,需严格管理。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减轻肾脏负担,避免高蛋白饮食加速肾功能下降。避免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等)、某些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定期随访:每3~6个月监测肾功能、尿蛋白等指标。

5.结语

慢性肾病之所以在早期“不痛不痒”,主要归因于肾脏强大的代偿能力、缺乏痛觉神经以及早期症状的非特异性。这种“沉默”的特性使得许多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最终进展至肾衰竭。因此,提高公众对慢性肾病的认知,加强高危人群的筛查,是改善肾病预后的关键。对于普通人而言,定期体检、关注尿液变化、控制慢性病风险因素,是保护肾脏健康的重要措施。肾脏不会“喊痛”,但它的“沉默抗议”需要我们更加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