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02日 星期六
嗓音医学:声带息肉的手术与非手术平衡点

作者:余世聪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4-25 13:54:03709次浏览[发表证书]

嗓音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而声带作为发声的核心器官,其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声音的质量。声带息肉是嗓音障碍的常见病因之一,多见于职业用嗓人群,如教师、歌手、销售员等。患者常表现为声音嘶哑、发声疲劳,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失声。声带息肉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和非手术两种方式,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是嗓音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1.声带息肉的病因与病理

声带息肉通常是由于声带黏膜的慢性损伤所致,主要病因包括:

1)过度用嗓或错误发声:长期高声说话、喊叫或错误的发声方式会导致声带黏膜反复摩擦,形成局部水肿,最终发展为息肉。(2)吸烟与饮酒:烟草和酒精的刺激可导致声带黏膜充血、水肿,增加息肉形成的风险。(3)胃食管反流(LPR):胃酸反流至喉部,刺激声带黏膜,诱发炎症和息肉形成。(4)过敏与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或慢性鼻窦炎可能导致喉部黏膜水肿,增加声带损伤风险。病理学上,声带息肉主要表现为黏膜下层的血管扩张、水肿及纤维蛋白沉积,形成柔软或纤维化的息肉样病变,通常位于声带游离缘的前中1/3处。

2.声带息肉的诊断

1)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职业、用嗓习惯、吸烟饮酒史、反流症状等评估声音嘶哑的持续时间、加重因素及伴随症状。

2)喉镜检查。

①间接喉镜:初步观察声带情况,但分辨率较低,适用于筛查。

②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可高清放大观察声带黏膜的细微变化,是诊断的金标准。

③频闪喉镜:评估声带振动功能,帮助鉴别息肉与其他声带病变。

3)嗓音功能评估。嗓音障碍指数问卷评估患者的主观嗓音障碍程度。声学分析和空气动力学检测可量化嗓音异常。

3.非手术治疗

并非所有声带息肉都需要手术,部分患者可通过非手术方法改善症状,甚至使息肉缩小或消失。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

1嗓音休息与嗓音训练。①绝对嗓音休息:适用于急性声带水肿,通常建议短期(3~7天)禁声。②相对嗓音休息:减少高声说话、避免长时间用嗓。③嗓音治疗:由专业言语治疗师指导,纠正错误的发声方式,学习腹式呼吸和共鸣发声技巧,减少声带撞击。

2)药物治疗。①抗炎治疗: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声带水肿。②抗反流治疗:对于合并胃食管反流的患者,质子泵抑制剂(PPI)和H2受体拮抗剂可减少胃酸刺激。③抗过敏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可使用抗组胺药或鼻用激素。

3生活方式调整。戒烟戒酒,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环境湿度,减少干燥空气对声带的刺激。

4)非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息肉较小(<3mm),且未严重影响声带闭合。患者愿意配合嗓音治疗,并能改变不良用嗓习惯。无恶性病变风险。

4.手术治疗

当非手术治疗无效,或息肉较大、影响声带闭合时,手术干预是必要的。目前,显微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是标准术式。

1)手术适应症。息肉较大(>3mm),导致明显声音嘶哑或发声困难。息肉影响声带闭合,导致气息声或发音疲劳。非手术治疗3~6个月无效,症状持续或加重。可疑恶性病变(需活检明确诊断)。(2)手术方式。全麻支撑喉镜下CO₂激光或冷器械切除:精准切除息肉,保留正常声带黏膜。微瓣技术(Microflap):在显微镜下分离并切除息肉,减少对声带固有层的损伤。(3)术后管理。术后1~2周绝对嗓音休息,避免咳嗽和清嗓动作。逐步恢复发声,结合嗓音训练优化发声效率。控制反流因素,防止复发。

5.手术与非手术的平衡点

在临床决策时,需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息肉的大小与性质。小的、柔软的息肉可优先尝试非手术治疗。大的、广基的或纤维化息肉通常需要手术。(2)患者的职业需求。职业用嗓者可能需要更早手术干预,以恢复最佳嗓音状态。非职业用嗓者可优先保守治疗。(3)患者的依从性。能严格遵循嗓音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的患者,非手术治疗成功率较高。无法改变用嗓习惯者,手术可能是更可靠的选择。(4)合并症的影响。合并胃食管反流或过敏性疾病者,需先控制这些因素,再评估手术必要性。

6.结论

声带息肉的治疗并非“一刀切”,手术与非手术策略的选择需个体化。嗓音医学的核心目标是恢复最佳的嗓音功能,而非单纯切除病变。对于早期、较小的息肉,非手术治疗应是首选;而对于较大、症状明显的息肉,手术联合术后嗓音康复才能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