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上一名男子遭毒蛇袭击,企图用嘴巴将体内的毒素排出体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幸运的是,医生在第一时间给他打了一针解毒剂,这才没有酿成惨剧。其实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在夏天和秋天,蛇类活动频繁,很多人因为处理不当而受伤,甚至死亡。这些看上去很老套的“经验之谈”,实际上却是一个要命的坑。那么被蛇咬后能用嘴吸毒吗?
1.毒素入侵——不是单纯的“吸出来”!
蛇类的利齿扎进身体后,毒素并不是单纯的堆积在创口上,毒素的构成非常复杂,其中就包括神经毒素、血循毒素和肌肉毒素,这些毒素一旦侵入人体,就会快速的与人体的细胞融合,或者通过毛细血管和淋巴系统蔓延到身体各处。这种变化是非常迅速的,一些毒性很强的毒蛇(比如,眼镜王蛇,银环蛇)会在几分钟之内对人体的呼吸中枢产生作用。这个时候,不管是用口腔吸入,还是用“拔罐”器械吸入,都无法将那些与人体微循环融合在一起的毒素排出体外。
想象一下只要吸食就可以将其排出体外,那就大大低估了这种毒素在身体内的蔓延与融合的能力。
2.土办法解毒:你的办法会害了你!
(1)用嘴巴吸食毒液,有双倍的危险!这是一种最容易犯的错误,也是最容易犯的,如果救援者的嘴巴上有一点损伤,哪怕是擦破了一点皮,都会被毒素渗透到血管里。更糟糕的是,吸入的过程中会形成一股负压,加快了患者局部的血液和淋巴的流动,让中毒的人更加痛苦。(2)随意地切割:造成自身的感染和残疾!你是不是看过电视里,被蛇咬到了手,立马砍断,就可以阻止毒素蔓延?为了增加排毒区而切开切口,很容易伤害到下面的神经,血管,肌腱。在户外条件下,各类工具很难进行完全的杀菌,很有可能会带进泥土和细菌,造成严重的感染,严重时会导致伤口溃烂、坏死,甚至需要截肢,造成终身伤残。(3)乱绑:导致四肢瘫痪的导火线!过分收紧四肢(比如用绳子、线、 皮筋等),或者绑错了部位,都可能导致血管内的血液流动受阻。如果四肢长期处于缺血和缺氧状态,会在数个小时后出现肌肉坏死和神经损伤。如果最后能活下来,患者也很有可能面临截肢的风险。
3.科学抢救:分秒必争,牢记“静,送,认”三个字!
被蛇咬了一口之后,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地延缓毒液的蔓延,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宝贵的时间。
(1)请务必冷静,必须立刻禁止患肢的任何动作(最好有人扶着或背着),并将伤处维持在与胸口齐平的位置。每一块肌肉的收缩,都能加快血液的流通,患者也不要乱跑,不要发出惊恐的叫声。(2)解除捆绑,快速将受伤部位的手表、手环、戒指、紧身衣等所有有约束力的东西取下来。可以用宽布条或弹性绷带在近心端距离伤口的近端5~10 cm的地方适当地包扎一下。它并不是为了切断血管,只是单纯地压迫,让皮肤表面的淋巴循环缓慢下来。捆绑的弹性应在能够塞进一个指头的 范围内。(3)紧急求助,尽快转移:马上打电话给120。千万不要用什么“土方法”来拖延治疗!(4)注意蛇的特征(识别):在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将蛇的形状,颜色,花纹等特征牢牢地记在心里,千万不要尝试去抓,或者也可以用手机拍摄下来。对于医生来说,快速准确地判断出蛇种,选择合适的药物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蛇已经死亡,则应将其尸体一并送往医院(小心保存)。
4.小结
在毒蛇的威胁下,每一秒都是宝贵的。被毒蛇咬伤后,不要用嘴吮吸,不要用刀割,不要用草药包扎,要保持冷静,尽快送到医院。抗毒血清是当今世界上治疗毒蛇咬伤最好的“解药”,而且药效呈明显的时效关系。时间拖得越久,毒性对他的伤害就越大。不仅如此,我们在有蛇虫肆虐的地区,更应提高警觉性,穿上防护性鞋裤,备好应急通讯设备,做到防患于未然,而不是事后抢救。遇到危险,要及时就医,才能保住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