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17日 星期日
布洛芬止痛虽好,但哪些人千万不能吃?

作者:何德梅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中医院 发布时间:2025-04-11 09:44:561016次浏览[发表证书]

在疼痛肆虐的“战场”上,布洛芬宛如一位身经百战的“止痛勇士”,凭借其卓越的镇痛、解热和抗炎功效,成为众多家庭的常备“法宝”。然而,这位“勇士”并非对所有人都“温柔以待”,在某些特定人群面前,它可能瞬间变身“危险刺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揭开布洛芬的神秘面纱,看看哪些人千万不能吃它。

1.胃肠道“娇弱族”

胃肠道,堪称人体消化系统的“核心堡垒”,而布洛芬却可能成为这座堡垒的“破坏者”。它属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这类药物会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进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前列腺素虽名字听起来陌生,却是胃肠道黏膜的“守护神”,能促进黏膜血流、增加黏液和碳酸氢盐分泌,维持黏膜完整性。一旦布洛芬抑制了COX,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胃肠道黏膜的防御屏障便岌岌可危。

1)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原本就千疮百孔的胃肠道黏膜,在布洛芬的“攻击”下,溃疡面可能进一步扩大,引发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那场面,简直“惨不忍睹”!

2)有胃肠道出血史者:这类人群的胃肠道就像“定时炸弹”,布洛芬可能成为引爆它的导火索,导致再次出血,危及生命。

3)长期服用抗凝药或糖皮质激素者:抗凝药本身就增加出血风险,糖皮质激素则削弱胃肠道黏膜修复能力,再加上布洛芬的“推波助澜”,胃肠道出血的风险呈几何级数上升。

2.心血管“隐患族”

心血管系统,是人体生命的“动力源泉”,而布洛芬可能在这片“源泉”中掀起“惊涛骇浪”。研究表明,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布洛芬,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中风)的发生风险。这背后的机制错综复杂,可能与影响血管内皮功能、促进血栓形成、导致血压升高等因素有关。

1)冠心病患者:他们的冠状动脉已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布洛芬可能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那可是“要命”的事儿!

2)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本就脆弱,布洛芬可能加重水钠潴留,增加心脏负担,导致病情恶化,仿佛给本就摇摇欲坠的大厦再添一块巨石。

3)高血压患者:布洛芬可能干扰降压药的疗效,导致血压波动,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让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坐过山车”。

3.肝肾功能“受损族”

肝肾功能,是人体代谢和排泄的“两大支柱”,而布洛芬可能给这两大支柱带来沉重负担。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肾脏则是药物排泄的重要通道。布洛芬在体内代谢和排泄过程中,可能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尤其是对于本身肝肾功能就存在异常的人群。

1)肝功能不全者:肝脏代谢能力下降,布洛芬在体内蓄积,可能加重肝损伤,导致肝功能进一步恶化,甚至引发肝衰竭,那可是“灭顶之灾”!

2)肾功能不全者:肾脏排泄能力减弱,布洛芬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潴留,可能加重肾损伤,导致肾功能进一步下降,甚至引发肾衰竭,让患者的生命陷入“绝境”。

3)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肝肾功能逐渐衰退,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使用布洛芬时更需谨慎,以免“雪上加霜”。

4.特殊生理状态“人群”

除了上述几类人群,还有一些处于特殊生理状态的人,也不宜使用布洛芬。

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布洛芬可能通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发育,或通过乳汁分泌影响婴儿健康,因此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以免给宝宝的未来埋下“隐患”。

2)对布洛芬或其他NSAIDs过敏者: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那可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3)服用其他药物存在相互作用风险者:布洛芬与某些药物(如华法林、地高辛等)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因此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确保用药安全。

5.结语

布洛芬虽好,但并非人人适用。在享受它带来的止痛效果时,我们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避免盲目用药。毕竟,健康无价,用药需谨慎!让我们在科学的指引下,合理使用药物,守护好自己的身体“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