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7月31日 星期四
输尿管结石术后患者如何在家做好护理?

作者:黄蕊

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4-11 15:56:26901次浏览[发表证书]

输尿管结石术后,患者从医院回归家庭,居家护理成为康复进程中的关键一环。这不仅关乎身体恢复速度,更直接影响生活质量。以下从多维度为你剖析术后居家护理要点,助你科学应对,加速康复。

1.术后输尿管支架管相关护理

输尿管支架管术后易引发腰部疼痛、血尿等不适,带管期间需做好护理。

1)腰部疼痛护理。①原因:支架管刺激输尿管黏膜及活动时轻微移动所致。②措施。体位调整:尝试侧卧位,疼痛侧朝上,减轻压迫。热敷: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腰部,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注意温度防烫伤。

2)血尿护理。①原因:支架管与黏膜摩擦破损出血。②措施。增加饮水:每日饮水量2000~3000毫升,选白开水、淡茶水,促尿液冲洗。观察尿液:留意颜色变化,若持续鲜红或伴血块,及时就医。避免剧烈运动:术后1~2个月避免跑步、跳跃等,可选散步。

3)带管期间注意事项。①适度活动:避免突然弯腰、扭腰,防支架管移位。②饮食调整:减少高草酸、高嘌呤、高盐食物,多吃蔬果、全谷物。③预防感染:保持会阴清洁,勤换内裤,观察有无发热、尿路感染症状。④按时复诊:遵医嘱1~3个月后复诊拔管,勿自行拔除。

2.饮食管理:吃对食物,助力康复

饮食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合理饮食可降低结石复发风险,促进身体恢复。

1)增加水分摄入:水是预防结石复发的“天然良药”。术后患者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2000~3000毫升,以增加尿量,稀释尿液,减少晶体沉积。可选择白开水、淡茶水等,避免过多饮用含糖饮料和咖啡。

2)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草酸、高嘌呤、高盐食物摄入。高草酸食物如菠菜、苋菜等,食用前可焯水去除部分草酸;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易导致尿酸升高,增加结石形成风险;高盐饮食会加重肾脏负担,影响尿液排出。建议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促进肠道蠕动,减少结石形成。

3.疼痛管理:科学应对,缓解不适

术后疼痛是常见现象,合理管理疼痛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1)遵医嘱用药:术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开具止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2)非药物缓解方法:除了药物治疗,还可采用热敷、按摩等非药物方法缓解疼痛。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紧张;按摩可放松身体,缓解疼痛。但需注意热敷温度不宜过高,按摩力度要适中,避免对伤口造成损伤。

4.排尿观察:洞察身体信号

尿液是反映身体状况的“晴雨表”,术后密切观察排尿情况对早期发现问题至关重要。

1)观察尿液颜色:正常情况下,术后尿液颜色应逐渐变浅。若尿液呈鲜红色或伴有血块,可能提示伤口出血,应及时就医。

2)记录排尿次数和尿量:保持正常排尿频率和尿量有助于身体废物排出。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或排尿困难等症状,可能是尿路感染的表现,需及时就诊。

5.心理调适:保持乐观,积极康复

术后患者可能会因身体不适、对康复的担忧等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康复进程。

1)树立积极心态:认识到输尿管结石术后康复是一个渐进过程,保持乐观心态,相信通过科学护理和积极治疗,身体会逐渐恢复。

2)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分享感受,获得情感支持。也可加入病友群,与其他患者交流康复经验,互相鼓励。

6.定期复查:跟踪康复,防患未然

定期复查是确保术后康复效果、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的重要手段。

1)复查时间安排:术后应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一般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进行超声、尿常规等检查,了解结石残留、尿路通畅及肾功能恢复情况。

2)复查项目意义:超声检查可直观观察输尿管及肾脏情况,判断有无结石残留或复发;尿常规检查可了解尿液成分,评估尿路感染风险。

输尿管结石术后居家护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伤口护理、饮食管理、疼痛管理、排尿观察、心理调适和定期复查等多个方面。患者及家属应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医嘱和护理要点进行操作,以科学态度应对康复过程中的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