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7月31日 星期四
血液透析全过程揭秘:患者和家属必知

作者:冯金玲

博白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4-11 15:54:32928次浏览[发表证书]

当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正常维持身体的代谢平衡时,血液透析成为了许多患者延续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了解血液透析的全过程,有助于更好地应对这一治疗方式,给予患者更贴心的照顾。下面,就让我们详细揭开血液透析全过程的神秘面纱。

1.透析前的准备

1)建立血管通路。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生命线”。对于长期透析患者,最常用的是动静脉内瘘。这是通过手术将动脉和静脉连接起来,使静脉血管动脉化,以满足透析时所需的血流量。一般在计划透析前3~6个月进行手术,术后需要一段时间让内瘘成熟。在此期间,患者要注意保护内瘘肢体,避免受压、受伤,保持局部清洁,防止感染。对于需要紧急透析的患者,则会采用中心静脉导管作为临时性血管通路。这种导管通常通过颈内静脉、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插入,操作相对简单,但存在感染、血栓形成等风险,一般只能短期使用。

2)全面评估。在开始透析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身体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了解患者的原发病因、肾脏功能、心血管状况、 血液指标(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这些信息对于制定个性化的透析方案至关重要。

3)心理准备。血液透析是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患者和家属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患者可能会因为疾病的困扰、透析带来的生活改变等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家属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疾病。同时,患者和家属可以参加医院组织的健康讲座,与医护人员和其他透析患者交流,了解透析相关知识,增强应对疾病的信心。

2.透析过程

1)连接设备。患者到达透析室后,护士会先核对患者信息,测量体重、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然后将患者的血管通路与透析机连接。如果是动静脉内瘘,会使用穿刺针分别穿刺动脉和静脉,将血液引出体外并输送到透析机;若是中心静脉导管,则通过导管的两个端口进行连接。连接过程中,护士会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以防止感染。

2)透析治疗。透析机启动后,血液在血泵的驱动下,通过透析器进行物质交换。透析器内有一层半透膜,血液和透析液在半透膜两侧流动。血液中的代谢废 物(如尿素、肌酐)、多余的水分和电解质,会通过半透膜向透析液一侧扩散;同时,透析液中的一些物质(如碳酸氢根离子)会进入血液,以纠正体内的酸碱平衡。整个透析过程通常持续3~4小时,期间患者需要安静地躺在透析床上。

3)监测与调整。在透析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各项参数。每隔一段时间测量血压、心率、体温等,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症状。同时,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透析参数,如血流量、超滤速度等。如果患者出现低血压、高血压、肌肉痉挛、心慌等不良反应,医护人员会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透析后的注意事项

1)血管通路护理。透析结束后,护士会拔出穿刺针或妥善处理中心静脉导管。对于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需要压迫止血15~30分钟,注意压迫力度要适中,既要防止出血,又不能影响内瘘的血液循环。止血后,要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沾水,防止感染。中心静脉导管患者要按照医护人员的指导,定期进行导管护理和换药。

2)体重管理。透析后,患者要准确记录体重变化。体重的增加与摄入的水 分和食物有关。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控制水分摄入,一般每天的进水量为前一天的尿量加上500毫升。过多的水分摄入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水肿、高血压等问题,影响透析效果和身体健康。

3)饮食调整。透析患者的饮食需要特别注意。应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选择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以保证身体的营养需求,同时又不过多增加肾脏负担。要限制钠、钾、磷的摄入,避免食用高盐、高钾(如香蕉、橙子、土豆等)、高磷(如动物内脏、坚果等)的食物。此外,还需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4)定期复查。透析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一般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调整透析方案和药物治疗。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控制好血压、血糖等指标。

了解血液透析的全过程,患者和家属就能更好地参与到治疗和护理过程中。虽然血液透析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治疗,但通过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可以帮助患者尽可能地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勇敢地面对疾病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