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一种高死亡率和发病率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患者健康和社会造成负担。
手术是治疗肝癌的主要方法,术前准备对手术效果和恢复至关重要。肠道准备是术前护理的关键环节,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分析肝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的护理意义,及对手术和恢复的影响,并提出护理建议。
1.肝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的目的
术前患者的肠道中可能存在大量的细菌,且术中细菌可能进入腹腔,提高术后感染的风险。术后肠道准备工作有助于减少肠道中的细菌数量,降低术后感染风险。同时,将肠道细菌负荷减少,维持肠道生态平衡,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于术前进行彻底的肠道准备,可以将肠道中的粪便、残留物等清除,提高手术视野的清晰度。而术中视野的清晰有助于医生对病情作出准确的判断,将手术过程中的误操作减少,提升手术安全性。与此同时,肠道准备可以将肠道中的气体减少,避免术中肠胀气对手术操作产生影响,促使手术顺利开展。
术前彻底的肠道准备可减轻肠道负担,促进肠蠕动的同时,加速肠道功能恢复。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后,可帮助其早期进食,增加营养的摄入,改善机体抵抗能力,促进整体康复进程。
2.肝癌患者的肠道准备方法
(1)饮食调整。术前肠道准备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为饮食调整。患者于手术前应避免摄入高脂肪、高纤维、高蛋白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其可增加肠道负担,对肠道清洁不利。患者于术前可选择清淡、易消化、少渣的食物,包括稀饭、面条、鸡蛋羹等,以减轻肠道的负担。于手术前一周,患者开始逐渐过渡至流食,以减少肠道内容物;于手术前三天,服用代谢药物,以清空肠道,将肠道内菌群数量减少,降低术后感染风险。通常肝癌手术患者于术前12h开始禁食,于术前6h开始禁水,以保证术中患者的胃肠道处于空置的状态,同时降低术中呕吐、误吸发生风险。合理的禁食时间可进一步提高肠道清洁度,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
(2)药物准备。肝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为使用泻药,由医务人员依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泻药类型、剂量,用药后通过增加肠道中渗透压以及刺激肠道蠕动,以促进肠道内容物排出。患者应严格遵医嘱使用泻药,需要及时向医生汇报自身的不适症状;医护人员需严格控制泻药使用时间、使用量,以预防不必要的肠道损伤。术前应用抗生素可以将肠道中有害菌群的数量减少,以降低感染风险,但是需要严格遵照用药指征,避免滥用药物,以免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或形成耐药性。
3.护理在肝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中的作用
(1)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了解其整体健康状况,对于有特殊疾病或者身体状况者,应当给予其特殊的关照,对于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对于高血压患者,则需要严格控制血压水平。全面评估后,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肠道准备对策,保证肠道准备工作顺利进行,将手术风险减小。
(2)监测准备过程中的不适反应。术前肠道准备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不适反应予以密切关注,针对使用泻药以后,有腹泻、腹痛、恶心症状者,应当详细记录症状,并且及时向上级医生汇报,以便于医务人员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对患者的电解质平衡情况、机体营养状况进行密切关注,注意预防肠道准备过程中脱水、营养不良等问题;抗生素应用过程中,密切监测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处理肠道菌群失调的情况,以保证肠道健康。及时询问患者的不适感受,为其提供安全、有效的术前肠道准备服务。
(3)进行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术前肠道准备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就肠道准备的目的、重要性、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具体方法等向患者与家属详细介绍,使其可以积极配合肠道准备工作,减轻术前负性情绪。将症状正确的记录方法、如何观察等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嘱其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联系医护人员,以保证肠道工作顺利进行。
4.小结
术前肠道准备为保证肝癌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通过全面评估,医护人员可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为后续肠道准备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细致的术前肠道准备工作和护理,可确保肝癌患者的手术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