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18日 星期一
久坐后腰酸背痛,你的腰椎间盘还好吗?

作者:孙忠权

筠连县人民医院 骨外科 发布时间:2025-04-11 15:03:391032次浏览[发表证书]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久坐已然成为多数人的日常状态。从办公室的白领到沉迷游戏的宅家一族,从长途驾驶的司机到熬夜赶作业的学生,长时间保持坐姿后,腰酸背痛如影随形。这时,我们不禁要问:腰椎间盘,这位默默承受压力的“幕后英雄”,它还好吗?

1.腰椎间盘:脊柱的“缓冲垫”

1)结构组成:位于相邻两椎体间,由髓核、纤维环、软骨板三部分构成。(2)髓核:如Q弹果冻,含大量水分与蛋白多糖,是缓冲压力核心,分散人体活动时的压力。(3)纤维环:坚韧似绳索,多层纤维组织包裹髓核,限制其过度活动,维持腰椎间盘稳定。(4)软骨板:像“桥梁”连接椎体与椎间盘,为椎间盘输送营养,保障其代谢与功能。(5)协同意义:三者协同工作,使腰椎间盘成为脊柱“缓冲垫”,减轻脊柱压力,保护脊柱结构与功能。

2.久坐:腰椎间盘的“隐形杀手”

1)压力骤增。人体直立时,腰椎间 盘承受的压力约为体重的100%;而坐姿时,压力陡增至150%~200%。若坐姿前倾,如伏案工作、低头玩手机,压力更是飙升至270%!长期承受如此重压,腰椎间盘不堪重负,纤维环逐渐受损,髓核可能向外突出,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LDH)。

2)血液循环受阻。久坐导致腰部肌肉持续紧张,血管受压,血液循环不畅。椎间盘缺乏充足的营养供应,代谢废物无法及时排出,加速其退变进程。就像花朵失去水分滋养,逐渐枯萎,腰椎间盘也会因营养不良而失去弹性,更易受损。(3)肌肉失衡。久坐使腰部核心肌群(如腹横肌、多裂肌)长期处于松弛状态,力量减弱;而背部竖脊肌则因过度代偿而紧张。这种肌肉失衡改变了脊柱的力学平衡,增加了腰椎间盘的压力,进一步加剧其损伤风险。

3.腰椎间盘受损:从“小毛病”到“大麻烦”

1)腰酸背痛:早期信号。腰椎间盘受损初期,多表现为腰酸背痛,尤其在 久坐、久站或弯腰后加重。此时,若能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加强锻炼,尚可逆转。但若忽视这些信号,损伤可能进一步恶化。

2)神经受压:症状升级。当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时,可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影响行走。这便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表现,需及时就医,通过药物、理疗、手术等方式干预。

3)脊柱失稳:长远危害。长期腰椎间盘受损,可导致脊柱稳定性下降,引发脊柱侧弯、椎体滑脱等严重并发症。这些病变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心肺功能、神经系统造成长远损害。

4.守护腰椎间盘:从日常做起

1)端正坐姿,定时起身。保持“三个90度”坐姿:腰部挺直,大腿与地面平行,小腿与地面垂直,膝盖与脚尖方向一致。每坐30~60分钟,起身活动5~10分钟,进行简单的腰部伸展运动,如转腰、后仰等,缓解腰部压力。

2)加强锻炼,增强核心。定期进行腰部核心肌群训练,如平 板支撑、小飞燕、五点支撑等,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提高脊柱稳定性。同时,游泳、瑜伽等全身性运动,也有助于改善脊柱灵活性,减轻腰椎间盘压力。

3)合理用腰,避免损伤。搬抬重物时,先蹲下,双手紧握重物,靠腿部力量站起,避免弯腰直接搬抬。避免长时间弯腰劳作,如需长时间弯腰,可佩戴腰围保护腰部。

4)科学睡眠,呵护腰椎。选择硬板床或中等硬度的床垫,保持脊柱自然生理曲度。睡眠时,可在腰部下方垫一小薄枕,减轻腰椎间盘压力。避免趴睡、蜷缩睡等不良睡姿。

5.结语

腰椎间盘,这位默默守护我们脊柱健康的“幕后英雄”,值得我们用心呵护。面对久坐带来的健康挑战,让我们从端正坐姿、定时起身、加强锻炼、合理用腰、科学睡眠等方面入手,为腰椎间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记住,健康无价,预防胜于治疗。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爱腰椎间盘,守护脊柱健康,让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