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性心律失常,以前都是靠大把的药物控制,现在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这就是今天要带大家了解的一种技术—射频消融术。这项技术已经经历了20余年的快速发展,现在已成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治疗方法。
1.什么是射频消融术
治疗射频消融术全称叫做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术,这种手术是在心内电生理检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指通过颈根部锁骨下静脉或大腿根部进行穿刺,将相应的导管置于在心脏当中寻找到心脏异常的节奏点后,通过射频放电发热导致使靶点及邻近的心肌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进而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一个目的。这种方法创伤小,成功率较高!
2.哪些患者适宜选择射频消融术
在正规医疗场所由心内科专科医生确诊以下疾病时,根据医生的建议和病情需要,可适于以下心律失常。(1)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房室结形成“双径路”,电流在适宜条件下,在两条径路形成的折返环快速运行,引起心动过速;导管射频消融慢径,只保留快径,心动过速就不再具备发作条件。(2)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房室间存在着先天性“旁路”,导管射频将旁路“切断”,心动过速或预激波将不再存在。(3)心房扑动:房扑是心房存在大环路,电流在环路上不停地转圈,心房跳动250-350次/分,心室一般在150次/分。导管射频可以破坏环路,造成双向电流阻滞,从而根治房扑。(4)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是左心房或右心房的某一局部有异常快速发放电流的“兴奋点”或者在心房内有小折返运动。电生理检查标测到异位“兴奋点”或折返环,进行消融得到根治。(5)早搏:主要用于临床症状明显的单源性的频发室早。标测到异位兴奋灶消融,室早即可消失。(6)室速:包括特发性、束支折返性和疤痕性室速等。束支折返性室速是电流在心脏的左、右传导束支及左、右心室之间折返环路(“转圈”),导管电极找到并发放射频电流阻断环路;疤痕性室速是由于心脏纤维疤痕组织间的存活心肌细胞产生的折返环路,发放射频电流阻断环路,心动过速同样得到根治。导管射频消融可以根治室速而不能根治心脏病。消融不成功或室速发作有生命危险时,需植入心脏埋藏式除颤器(ICD)预防猝死。(7)房颤: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采用导管电极在环肺静脉口消融,形成大静脉与心房的“电隔离”,或加上在心房内的某些线形消融,可以达到根治房颤目的。
3.术后可能有哪些并发症
血管穿刺并发症包括局部出血、血肿、感染、气胸、血栓形成、栓塞等,导管操作并发症包括主动脉瓣返流、心肌穿孔、心包填塞等,放电消融并发症包括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梗死等。这是并发症的发生都有一定的概率,而且与自身病情密切相关。因此,手术前需要专科医生充分评估,手术后要严格遵从医生护士的指导,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4.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饮食:卧床期间给予易消化饮食。(2)术后护理: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须按照医嘱卧床休养,静脉穿刺处沙袋压迫6
小时,动脉穿刺处沙袋压迫8-12小时,且患肢制动(限制不动)。期间需要注意观察穿刺点是否出血: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密切观察心率和心律情况,如有不适要及时向医生汇报,必要时心电图、心脏超声和胸片等检查。(3)术后用药:射频消融术后需要根据病情抗凝治疗,一般需要1-3
个月的抗凝药物,具体视个体病情决定,如心律、年龄和全身情况等。其他辅助药物的应用,如房颤消融术后使用胺碘酮等情况严格遵照医嘱服用,才能达到期望疗效。(4)出院注意事项:术后1周左右可恢复正常活动。出院后如有复发,应及时就近完善心电图检查,并与手术医生取得联系,决定适宜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