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健康体检报告中的检验结果解读

作者:董玉俊

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发布时间:2023-07-28 09:39:3424852次浏览[发表证书]

健康体检项目一般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

血常规

一般情况下,血常规检查主要看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这些指标。具体分析如下:1.白细胞计数:白细胞是人体的一种免疫细胞,能够帮助抵御感染。通过检查白细胞的数量,可以判断身体是否有炎症或感染。除去生理因素外,急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可引起白细胞增多,某些病毒感染可引起白细胞减少。2.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是人体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重要载体。通过检测红细胞的数量和Hb值,可以看到红细胞的生成和分解状况,进而判断是否存在贫血的情况。3.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主要参与血液凝固过程。通过检测血小板的数量,可以判断血液凝固功能是否正常,也可以评估出现出血或凝血异常的可能性。4.红细胞平均体积:指单位体积内红细胞的平均体积大小。通过检测MCV大小,可以诊断和区分贫血的类型,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

尿常规

尿常规化验单上一般分为三部分,包括检查项目、检测值、参考值。参考值为正常范围标准。检测值是患者的检查结果,检测值如果都在正常范围之内,属于正常,否则为病理状况。尿常规检查项目通常包括:1.尿胆原,如果增高,考虑肝细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偏低,见于阻塞性黄疸。2.尿pH,降低见于酸中毒、痛风、糖尿病等;增高见于碱中毒、尿潴留、膀胱炎等。3.尿比重,增高见于血容量不足导致的肾前性少尿、糖尿病、肾病综合征;降低见于大量饮水、慢性肾功能衰竭、尿崩症等。4.白细胞,偏高见于泌尿系感染。5.红细胞,尿潜血,偏高见于泌尿系结石、感染、肿瘤等。6.尿蛋白,偏高见于各种肾小球、肾小管病变引起的肾病。7.尿糖,尿酮体,偏高见于糖尿病及并发症等情况。

肝功能

肝功能检查报告单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酶、蛋白质和胆红素。1.酶,这一部分包括谷丙氨酸转移酶,天冬氨酸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肝细胞和胆管细胞的功能状态,如果出现数值的异常,提示有肝细胞或者胆管细胞受损的可能。2.蛋白质,这一部分包括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因为肝脏是合成这些蛋白质的场所,所以这三类蛋白的数值异常提示肝脏合成蛋白质的功能障碍。3.胆红素,有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胆汁酸四项指标,如果胆红素的数值增高,患者可能有黄疸的问题;如果是间接胆红素的数值增高,可能是贫血的问题;如果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数值比较接近,可能是由于肝细胞受损导致的。以上三部分内容可以用来初步判断肝脏的功能和状态。

肾功能

1.血尿素氮(BUN)临床意义增高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2.血肌酐(Scr)临床意义增加肾衰、尿毒症、心衰、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水杨酸盐类治疗等。减少进行性肌萎缩,白血病,贫血等。3.血尿素临床意义升高表示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4.血尿酸临床意义增加痛风、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贫血、肾衰、肝衰、红细胞增多症、妊娠反应、剧烈活动及高脂肪餐后等。

血糖

空腹血糖测定的参考范围为3.896.11。如果患者空腹血糖的测定值在这个参考区间之内,我们称之为血糖正常,此时可以排除患者有糖尿病的可能。但如果患者他的血糖测定值大于6.11没有达到7.0,此时血糖称为增高,但是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此时,患者有可能是两种情况,第一种为空腹血糖受损,第二是糖耐量减低。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给患者做口服糖耐量实验。如果口服糖耐量实验两个小时之后的血糖大于6.11,但是小于7.0,我们称之为空腹血糖受损。但是如果两个小时之后的血糖为7.011.1之间,我们称之为糖耐量减低。如果≥7.0mmol/L,达到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有助于糖尿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对糖尿病患者,可以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用药或改用其他治疗等。

血脂

如果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3种血脂成分超过正常值范围的上限,提示有血脂升高,血脂升高对身体有一定危害,所以需要进行降脂治疗。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比较特殊的,其是好胆固醇,对身体有益,如果其高于正常不需要处理。如果低于正常值下限,同样也需要口服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