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同时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接踵而来,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促使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每年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最为突出是脑中风。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一种疾病,其具有高的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等特点,这对患者家庭以及社会都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我们应当充分了解脑中风,做好脑中风的预防,守护好自己的健康。
什么是脑中风
“脑中风”又称“脑卒中”“脑血管意外”。它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和狭窄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较高。
脑中风有哪些症状
1.运动障碍:患者的侧面部位或者上肢、下肢突然感到麻木无力,致使患者失去了正常的活动能力,口角歪斜、吐词不清、流口水。2.说话不清楚和吞咽呛咳症状:表现为患者说话不清,突然说话困难或者听不懂、听不清别人说话。3.患者短暂性视物障碍:身边的人或者事物在患者眼前呈现模糊现象。有些日后可以自行恢复的,不过严重的会出现失明的症状。4.意识障碍:患者突然出现眩晕、神志不清、呼吸不顺,造成站立不稳,易摔倒,严重的还会出现深度昏迷。5.患者记忆能力变差:主要特征是突然遗忘最近发生的事情。6.头痛和呕吐:患者出现剧烈的头痛现象,随着时间推移,该病症逐渐加重,并且伴有恶心、呕吐等并发症。
脑中风如何预防
脑中风的发病率和年龄、原发病等多种因素相关,不同类型的脑卒中,其治疗方式不同。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认为预防是最好的措施,其中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可控危险因素,因此,降压治疗对预防卒中发病和复发尤为重要。
1.治疗高血压,高血压是引发脑出血的最危险因素,据调查,高血压患者出现“中风”的概率比正常人高至了3-5倍。所以,人们应该定期检测血压,通过健康合理的饮食来控制体重,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持精神愉悦,或者合理通过药物来控制血压,以此降低“中风”的危险性。2.预防“小中风”,在成为完全性中风前,33%左右的“中风”患者在发病前都有过一次或多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情况,俗称为“小中风”。因此只要出现“小中风”,患者应该及时去医院接受医生的系统治疗,避免病情恶化而发展为完全性中风。3.注意保暖与防寒,当身体遭受寒冷侵袭时,体内的热量会快速的、大量的散发,机体出于本能会表现出血管收缩和皮肤收缩反应,进而导致血液瘀滞,诱发脑中风。因此,当春秋季早晚温差比较大,或是气温突降时,需要增加衣物,注意室内的保暖工作,防止因寒冷刺激导致感冒症状或是其他呼吸道疾病,从而降低脑中风的发病几率。4.长期运动,每日坚持运动可以消耗机体多余的脂肪量,防止体内胆固醇的大量沉积,且能增强胰岛素的实际敏感性,进而预防脑中风。高危人群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和运动喜好选择运动方式,如年轻人可以选择游泳或是跑步等方式,老年人可以选择打太极或是散步等方式,具体的运动量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运动耐受度而定,坚持循序渐进的运动原则,运动强度以轻微出汗为宜。5.多饮水,每日饮用足量的水可以有效的预防脑中风。每日需要饮用3杯以上的水,清早起床时可以在空腹状态下饮1杯水,其作用是提高循环血容量,使机体血液粘稠度有所下降。在睡觉前可以饮1杯水,作用是防止夜间睡眠时血液粘稠度过高。6.积极治疗原发病,高血压、冠心病或是肥胖等原发病均会导致脑中风,所以需要积极的治疗以上原发性疾病。告知高危人群按时定量用药,定期的进行血压自我监测和血糖血脂等自我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