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项疾病的发病率也处于逐年上升趋势。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肝硬化疾病的发病率处于逐年上升,以成年男性为高发群体。对于肝硬化患者来说,护理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什么是肝硬化呢?肝硬化应当如何护理呢?接下来就给大家科普一些肝硬化相关知识,希望为大家提供帮助。
什么是肝硬化?
肝硬化是指由于大量的肝细胞受损,肝脏附近组织出现弥漫性增生,形成假小叶和结节,从而破坏肝脏正常的血供和结构的疾病。根据肝硬化病理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大小结节混合性肝硬化、大结节性肝硬化和小结节性肝硬化。一般来说,大多数肝硬化患者早期症状表现为原发肝病,少部分患者早期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只是通过健康体检发现。随着疾病的发展,到了代偿期,大多数患者可能会出现食管静脉曲张的现象,到了失代偿期,患者可能会出现腹水、肝肾综合征或脓毒血症的情况。
很多因素都可能会导致肝硬化,除了最常见的病毒感染之外,寄生虫感染、免疫紊乱、代谢性疾病、肝脏血液循环障碍、毒物或药物、长期胆汁淤积、慢性酒精中毒等都是肝硬化的常见病因。
肝硬化护理的五大要点
注重饮食健康:对于肝硬化患者来说,饮食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当适当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包括鸡肉、鸡蛋、水果、蔬菜等等。在吃饭时,患者应当细嚼慢咽,将食物完全嚼碎了再吞咽。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应当禁止饮酒,并且不要吃辛辣、油腻或生冷刺激性食物。
避免感染:肝硬化患者的抵抗力较弱,相比于普通人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或者细菌感染。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当避免感染,多开窗通风,保持身体卫生,勤洗澡或洗手,也可以接种流感、乙肝、肺炎等相关疾病的疫苗。
谨慎选择药物:部分肝硬化患者在选择药物时缺乏科学的依据,如果选错药物可能会对肝脏部位造成更严重的负担。因此,在选择药物时,患者应当结合医生的建议,不要服用肝毒性类的药物,否则会对肝脏造成更严重的负担。
定期检测病情:在日常生活中,肝硬化患者应当定期检测自己的病情,观察病情发展的趋势。比如,检测各种症状是否严重或者缓解,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者突然增加某种症状,则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保持休息:对于肝硬化患者来说,保持休息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当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建议每天晚10点左右入睡,保证八小时以上的高质量睡眠,让身体拥有充沛的精力,从而有助于疾病的顺利恢复。
以上就是肝硬化的相关护理知识,你都知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