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和易骨折。骨质疏松可分为两类: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可分为老年骨质疏松症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由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的骨质疏松症。
1.骨质疏松的症状有哪些?典型症状:① 疼痛:骨质疏松症患者可能经历下背痛或全身骨痛,它通常发生在翻身、仰卧起坐和长时间步行后。夜间或负重活动时疼痛加剧,可能伴有肌肉恢复甚至活动受限。② 乏力:患者往往会感到疲劳,而且在简单休息后,会感到疲劳加剧,导致承重能力显著下降。③ 骨折:患者轻微外力和简单运动即可发送骨折,且愈合时间较常人更长、也易发生二次骨折,称为脆性骨折,在胸腰段脊柱更常见,其次是臀部、前臂远端和肋骨、跖骨和骨盆等其他部位。④ 脊柱变形: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症的患者,由于椎体压缩性骨折,可能会出现身高下降或驼背等脊柱畸形。多发性胸部可压缩性骨折可导致胸部畸形,甚至影响心肺功能。严重的腰椎压缩性骨折可导致腹部器官功能障碍、便秘、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不适。
2.骨质疏松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① 钙剂与维生素 D :钙剂与维生素 D 作为基础治疗药物,可以与骨吸收抑制剂或骨形成促进剂联合使用。阿仑膦酸钠与特立帕肽联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唑来膦酸与特立帕肽联合治疗 1 年,较单药治疗,显著增加腰椎和髋部骨密度。地舒单抗与特立帕肽联合治疗 1 年,可增加腰椎和髋部骨密度,髋部骨密度增加尤为显著。② 双膦酸盐类药物:双膦酸盐类药物作为临床上预防骨质疏松骨折的常用药物,其作用机制为影响破骨细胞中特定磷酸合成酶的活性,抑制破骨细胞的激活,干扰成熟破骨细胞的聚集,使破骨细
胞无法形成与活化。③ 促进骨形成药物:包括甲状旁腺激素与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类似物。甲状旁腺激素是由84个氨基酸组成的激素,表达于成骨细胞、骨细胞、骨内膜细胞,与甲状旁腺激素 1 受体相互作用来调节骨代谢。(2)非药物治疗:① 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同样至关重要,对于有长期吸烟和饮酒史的人群而言,其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研究表明,烟草可能导致骨转换机制失衡,降低骨量和骨密度。因此,戒烟对于预防骨质疏松骨折是很重要的。与吸烟类似,饮酒越多的人骨质疏松的风险越高。一项荟萃分析强调了饮酒与骨质疏松风险之间的线性关系,该研究表明,每天饮酒≥ 500 mL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是不饮酒者的1. 63倍。因此,对于大龄人群来说戒烟戒酒是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必要条件。② 运动治疗,运动被认为是治疗骨质疏松症和预防骨折的最佳实践之一,适量的运动锻炼能增强肌肉力量与改善形体,还可增加骨密度与完善骨重建。常见的锻炼方法有抗阻力锻炼、有氧锻炼、姿势锻炼等。(3)手术治疗:髋部骨折的手术方式包括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是在改良内固定技术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微创内固定方式,创伤小,可实现二期动态内固定,能保留股骨头和股骨颈,固定效果好,避免了内固定后股骨近端不稳定,有利于骨折愈合,减少髋内翻畸形的发生率。
骨质疏松是现在很多老年人都会患上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看似不严重,但这仅仅是早期。如果骨质疏松不及时治疗,促使病情加重,那么会加大治疗难度,而且骨质疏松患者会反复受到这种疾病的折磨。所以在患病初期,积极进行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