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提起中医治疗肿瘤疾病时都会想到“扶正”,如同中医的“金字招牌”。简单地说,“扶正”就是增加人体正气,提高免疫力,让机体有更多的力量去抗击“肿瘤”。
事实上,中医治疗肿瘤疾病的方法较多,“扶正”仅仅其中一个方法,还有很多其他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1.活血化瘀
中医认为肿瘤疾病的发病和血瘀存在着密切关系,一旦人体内形成淤血,将阻滞气血的顺畅运行,长时间下来,可能就会形成肿瘤。得了肿瘤疾病后,病人通常会表现出面色晦暗、舌有瘀斑、疼痛、肿块等,其均为血瘀的症状表现。
所以中医在治疗肿瘤疾病时,采取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活血化瘀。指导患者通过具有活血化瘀功效药物的使用,消除淤血,改善血液循环,以此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以丹参为例,其有着较强的养血、活血的作用,对血液高凝状态具有改善作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维蛋白溶解、加快微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等,多管齐下共同抗击肿瘤。
2.清热解毒
中医认为肿瘤疾病的发生一般还和体内存在热邪有关,一旦体内积聚热邪,难以得到正常宣泄,长期以往很容易促进肿瘤的生长,特别是对于处于肿瘤后期的病人,通常存在发热、便秘、口渴、肿块灼热疼痛等,其均属于热邪的症状。
针对肿瘤病人的该种情况,中医在治疗肿瘤疾病时,还会采取清热解毒的治疗方法,为病人开具具有清热解毒效果的中药,以此将病人体内的热邪直接扑灭,其不仅可缓解病人因热邪引发的症状,同时还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扩散、增殖。
3.化痰散结
中医认为很多病都是因为痰所引起的,其中也包括肿瘤疾病。在中医理论中,一旦人体水液代谢紊乱、脏腑功能失调,很容易形成痰湿。随着痰湿在体内的不断积聚,和气血交结,便会为肿瘤细胞的滋生提供“土壤”,逐渐形成肿瘤。很多得了肿瘤疾病的病人都伴随有痰湿的症状表现,像舌苔厚腻、肢体沉重、咳嗽痰多等。
针对肿瘤病人的该种情况,中医在治疗时会采用化痰散结治疗法,指导患者通过具有化痰效果药物的使用,将体内的痰湿消除,从而实现对肿瘤的治疗。以中医常用的贝母为例,其有着较好的散结消肿、化痰止咳、清热润肺的作用,在很多抗肿瘤中药方剂中均可看到贝母,其含有生物碱成分,可直接干扰肿瘤细胞代谢的能量供应,让肿瘤细胞因为缺乏“能量”而无法继续生长、分裂。并且其还含有较多的甾体类化合物,可让肿瘤细胞无法传递、接收生长信号,以此达到抑制其生长、增殖的效果。
4.以毒攻毒
中医认为肿瘤疾病属于“毒邪”病,所以中医在治疗肿瘤疾病时,通常还会采取以毒攻毒的治疗方法。表面上来看该治疗方法比较危险,实际上其蕴藏着中医的独特智慧。利用具有较强毒性的药物,直接进攻体内的肿瘤细胞,阻碍其生长、扩散、增殖,以此达到治疗的目的。
以中医常用的鸦胆子为例,其不仅具有腐蚀赘疣、止痢、截疟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促使肿瘤细胞凋亡。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虽然以毒攻毒治疗法对肿瘤细胞有着较强的攻坚效果,但是该药物自身也具有较大的毒性,一旦使用不恰当很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所以在使用该治疗法时,病人必须严格的按照医嘱,精准的控制药物使用的剂量和使用疗程,并且需要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一旦发现有不良反应的出现,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其及时做出处理。
5.温馨提示
中医在治疗肿瘤疾病时,并非只有“扶正”这一种治疗方法,还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以毒攻毒等丰富多样的方法。医生会结合病人的病情、体质情况、肿瘤类型等,为病人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并且中医在治疗肿瘤疾病时,主张多维度、综合性治疗,会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方法,多管齐下,以此更加全面、有效的治疗肿瘤疾病,帮助病人战胜肿瘤细胞,病人需积极的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