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指的是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属于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其发病率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脑出血其实是神经内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也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以及致残率,死亡率也比较高,同时还会大大的增加患者的家庭负担以及社会的负担。
脑出血的分型
1.按照出血部位进行分型
根据脑出血的部位进行分型,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分别是基底核区出血、脑叶出血、丘脑出血、小脑出血、脑干出血、脑室出血等。其中丘脑出血往往会出现合并侧脑室出血的情况,而小脑出血则会出现合并四脑室出血的情况,严重的患者可导致铸形。
2.按照病因进行分型
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及病因主要以脑淀粉样血管病(CAA)、高血压、脑动静脉畸形、肿瘤卒中、脑动脉瘤、凝血功能障碍等较为多见。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脑出血病因分型标准,通常会按血压分型,其中包括高血压性脑出血以及非高血压性脑出血两种,还有SMASH-U分型,或是按照血管病变以及发病机制来进行分型,以及按照病因进行分型,其中包括原发性脑出血以及继发性脑出血等等多种分型方式。
以上这些分型主要以原发性脑出血以及继发性脑出血的分型较为公认。
①原发性的脑出血:主要指的是高血压脑出血,其中还有一小部分患者是由于脑淀粉样血管病所导致的,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不明原因的脑出血。尽管在我国目前还未进行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但通过现有的文献资料分析不难看出,合并高血压的原发性脑出血的发病在我国占脑出血总数大概有70%~80%,所以在我国往往将其简称为“高血压脑出血”。原发性脑出血的发病大概占所有脑出血的80%~85%。
②继发性的脑出血:通常是指由明确病因导致的脑出血,其中主要包括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使用抗凝药物、溶栓治疗、凝血功能障碍、抗血小板治疗、脑肿瘤、硬脑膜动静脉瘘、脑血管炎、烟雾病以及静脉窦血栓的形成等多种原因。继发性脑出血的发病占脑出血总数的15%~20%。
脑出血的鉴别诊断
脑出血的鉴别诊断主要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塞、外伤性颅内血肿,以及其他的意识障碍等方面。
1.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一般起病都较为急骤,且头痛的症状往往比较明显,同时还会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但一般不会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以及体征。而通过核磁共振、头颅CT、检查脑脊液等方式可以进行明确的诊断。
2.脑梗塞:主要以老年群体较为多见,在发生脑梗塞之前,一般老人会存在短暂性脑缺血的发作病史,临床上并不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表现,但通过头颅CT以及核磁共振等检查也可以进行明确的诊断。
3.外伤性颅内血肿:存在头部外伤史,同时还会伴随头痛、呕吐、恶心等颅内高压的症状反应。
4.其他意识障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低血糖等情况,也会存在意识障碍的发生,一般会通过对血糖、血酮体等方面进行检查来进行明确的诊断。
脑出血的治疗
急性期的脑出血患者主要以防止继续出血、减轻脑水肿以及颅内高压、防治并发症等方面为主要的目的。
1.内科治疗
①患者需安静,卧床,尽量防止搬动,且要减少探视打扰;
②脱水降颅压以控制脑水肿的情况,还应防止脑疝的出现;
③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需及时的清理呼吸道的分泌物,必要时可以给予患者吸氧;
④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勤为患者翻身拍背,并促进其瘫痪肢体的功能训练,谨防并发症的出现,并酌情为患者安放胃管鼻饲以保证正常的营养供应以及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⑤如患者出现高热应积极的进行降温治疗,若患者出现严重的意识障碍或呕吐明显,应预防性的为患者使用止酸剂,防止出现消化道出血。
⑥积极的控制高血压,避免血肿扩大,导致病情加重。
2.外科治疗
常用的手术有:
①钻孔扩大骨窗血肿清除术;
②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
③开颅血肿清除术;
④脑室引流术:主要应用于脑室出血;
⑤锥孔穿刺血肿吸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