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肿瘤破坏等因素均可能导致骨关节损伤,骨关节损伤的临床症状有关节畸形、活动受限、关节肿胀等。该疾病严重干扰人们的日常生活,使得患者在承受病痛折磨的同时还无法自由活动,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恰当的康复训练有利于恢复骨关节损伤患者的肢体功能,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骨关节损伤患者尽早开展康复训练,其日后的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便会越好。肢体的骨关节损伤发病率较高,且肢体功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可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故而针对肢体骨关节损伤的康复训练成为许多医务工作者的重点研究内容。针对骨关节损伤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减轻疼痛与渗出。骨关节损伤患者需要接受较长时间的休养,忍受伤病带来的疼痛感与不适感,可通过冷敷、将患肢抬高、加压等方法来减轻疼痛感。若患者的疼痛感太过强烈,难以忍受,可在遵守医嘱的前提下适当采用镇痛药物,以免形成新的损伤。另外,当患者肢体出现严重障碍,不能随意活动时,给予其按摩与关节等被动运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缓解疼痛。
2.开展关节活动。目前,针对骨关节损伤患者,相关人员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用主动运动、被动运动、主动辅助运动与抗阻运动等训练方法。其中,被动活动与主动活动尤为重要。除了帮助患者降低疼痛感之外,对骨关节损伤患者进行被动活动能够让患者的关节处于活动状态,维持其肌肉的生理长度和张力,从而保持患者关节的正常功能及形态,促使患者的关节维持正常活动度。而骨关节损伤患者进行主动运动能够有效预防或是减轻愈合阶段的疼痛与功能障碍,防止肌肉萎缩,有利于增强患者肌肉的自主活动能力。
3.恢复肌肉力量与耐力。当患者能够自主控制肌肉活动后,开展康复训练应该将重点放在逐渐恢复肌肉力量方面。不论是多关节或是单一关节活动,都能够使用等张收缩,可按照患者的具体需求选用闭链或是开链这种运动方式。另外,相关人员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反复推敲训练的动作及强度,若是在肌力尚未完全协调的情况下发生持续用力或是过度拉伸,则有造成严重的骨骼肌损伤的可能性。一旦患者出现肌肉疲劳,其本体感觉与神经肌肉的控制便会随之而减弱,关节也会发生生物力学方面的变化,进而导致伤害,而强化肌肉骨骼系统耐力训练,可对预防此类动作导致伤害起积极影响。借助体能训练、肌力测试等辅助手段,能够有效改善人体的肌肉状态,故而骨关节损伤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可适当开展一些小负荷的重复性训练来增强其肌肉耐力。另外,在针对骨关节患者开展康复训练时,相关人员还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针对性、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做到由简单、慢速的训练逐步过渡至复杂、快速的训练,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免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