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患者是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失去了有效排血能力称为心脏骤停。引起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的因素比较多见,但是探究发现造成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疾病,是以心血管疾病比较常见,尤其是冠心病是比较容易发生心脏骤停。一般4分钟就可以能发生不可逆的损伤,10分钟之后就会发生脑死亡,因此针对心脏骤停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要实施治疗,在发生心脏骤停之后,立即开展有效的人工呼吸以及人工循环才可以得到有效的复苏。
心脏骤停患者表现
在发生心脏骤停保险患者需要及时地实施有效的治疗,急救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一般情况下,最佳的环境抢救时间是4~6分钟,如果患者在进行有效抢救,出现心脏骤停4分钟之内得不到有效的救治,则会进入生物学死亡的阶段,生存复苏的希望是非常渺茫的。因此突遇心脏骤停患者需要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实施的抢救治疗,要保障规范科学性。
突遇心脏骤停患者三步落实救治
1.要尽可能早地针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遇到心脏骤停患者应该实施的救治操作,需要积极地判断患者是否是属于心脏骤停患者的症状表现,需要立即实施基本的心肺复苏救治,心肺复苏救治流程:(1)首先立即需要将患者去枕平卧,头后仰在硬板上或者地面上。(2)之后需要立即为患者打开气道,采取仰头举颌法,主要目的是进行口腔内分泌物呼吸道异物清除,这样的操作能够保障患者的呼吸道通畅。(3)之后立即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是首选的操作方式,适合现场急救的形式。(4)当然目前也比较主张推广使用口咽通气管,减少救治人员与患者之间口唇的直接接触,这样也能够避免直接感染的机会。(5)在现场急救时,有条件可以使用球囊面罩人工呼吸可以更好地优化人工呼吸救治的效果,需要调整潮气量,在6~7ml/kg,约500毫升。还需要紧急提供供氧措施,氧流量控制在8~10升每分钟。2.尽早电除颤:(1)一般情况下针对心脏骤停患者,认为是在心脏骤停一分钟之内进行电除颤,复苏的存活率可以达到90%以上,延迟一分钟存活率会下降,下降7%~10%,当然延迟时间达到12~15分钟之后进行电除颤,很难发挥电除颤复苏心脏的作用。(2)如果患者出现的是心脏电机械分离或者心室停颤,这种情况下要评估患者的症状,严禁开展电除颤,因为这种情况下实施电除颤可能会引起交感神经介质释放,以降低心肺复苏的成功率。(3)针对室颤患者在5分钟之内要积极配合实施修改心脏按压,并且使用复苏药物治疗的同时,不可丧失时机地进行电除颤治疗,有一部分患者仍有复苏的可能性。(4)在实施电除颤治疗的过程中,操作程序需要由护理人员及时地掌握,做好相应的配合,最新的指南临床试验研究结果修订了现场有电除颤仪的情况下,任何人目击成人突然性出现意识丧失,立即需要实施电除颤抢救治疗。(5)而且规定当一人以上参与抢救治疗,一人需要实施心肺复苏至自动除颤仪到位,电极连接完毕之后分析心率。(6)最新的抢救指南中指出,针对电击之后的患者,还是需要立即为心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检查患者的心跳情况,在实施5个周期的心肺复苏之后,进行电击除颤治疗。3.尽早建立静脉通路:(1)对于患者给予气管给药的用药途径,药物要使用细长的导管,注入患者的气管远端,注入药物之后至少做三次过度通气,主要目的是确保药物能够在远端进行分布发挥药物作用。(2)气管给药的方式要适量增加药物的剂量,要提高药物容量。一般情况下是静脉给药剂量的2倍到2.5倍,药物的容量要达到0.5~5毫升,一般情况下是不能超过10毫升的。(3)使用药物治疗,需要禁止使用钙盐、碳酸氢钠等刺激性药物。
由于患者在实施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远端肢体血流量减退,因此不适合选取远端静脉给药,尤其是患者的下肢,是不能够促使药物到达患者的心脏病灶部位。现阶段心肺不足患者在进行治疗时,首选的用药措施是肢体套管针开放静脉通道,操作较为便捷,实施操作快速且能够保障用药安全。在静脉通络治疗过程中,整个抢救中要做到争分夺秒,一次性到位,确保液体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