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10月23日 星期四
哮喘急性发作如何自救? 3 个关键步骤能救命

期次:30期

版号:47作者:黎美兰来宾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25781次浏览[发表证书]

哮喘是一种以气道慢性炎症和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急性发作时气道会突然收缩、黏膜肿胀,导致呼吸困难、喘息、胸闷等症状,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因缺氧危及生命。对哮喘患者而言,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如同握住“救命稻草”,尤其在无法立即获得医疗帮助时,科学的应对步骤能有效缓解症状、争取救治时间。

第一步:快速脱离诱因,保持镇静与正确体位

哮喘急性发作多由明确诱因触发,快速脱离诱因是阻止症状加重的首要环节。常见诱因包括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过敏原,冷空气、烟雾、刺激性气味,以及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一旦出现喘息、胸闷等不适,需第一时间判断可能的诱因并迅速远离——若在户外接触花粉,应立即到室内避风处;若因闻到油烟引发,需快速离开厨房并打开门窗通风;若情绪紧张导致发作,要先找安静角落坐下,避免情绪进一步波动。

此时保持镇静尤为重要,恐慌会使呼吸节奏紊乱,加重气道痉挛,反而让呼吸 困难加剧。可通过缓慢深呼吸自我安抚,同时调整体位:最佳姿势为端坐位,身体稍前倾,双手撑在桌面或膝盖上,这样能放松胸部和肩部肌肉,减少呼吸肌负担,让空气更顺畅地进入肺部。避免平卧或弯腰,平卧会压迫胸腔,弯腰则可能限制胸廓扩张,均可能加重喘息症状。若身边有家人,可让其协助打开周围窗户,保持空气流通,但要注意避免冷风直接吹向身体,以防刺激气道。

第二步:规范使用急救药物,把握用药时机与方法

哮喘患者日常需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其中最常用的是短效β₂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这类药物能快速松弛气道平滑肌,缓解痉挛,通常用药后数分钟即可起效。急性发作时,需立即取出药物规范使用:先摇匀气雾剂,然后将喷头对准口腔,用嘴唇含住喷头,在深吸气的同时按压喷头,将药液吸入肺部,吸气后屏住呼吸5~10秒,让药物充分作用于气道,之后缓慢呼气。

一般情况下,每次可喷1~2揿,若症 状未缓解,可在间隔4小时后重复使用,但24小时内使用不宜超过8揿。需注意,若使用药物后10~15分钟仍无改善,或呼吸困难反而加重——比如出现说话费力、嘴唇发紫、心跳加快等情况,说明病情较严重,不可反复盲目用药,需立即联系急救。此外,部分患者可能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气雾剂(如布地奈德),但这类药物属于控制类药物,起效较慢,不能替代急救药物用于急性发作,需分清药物类型,避免用错。

第三步:密切监测症状,及时判断是否需紧急就医

自救过程中需持续观察自身状态,通过症状变化判断病情是否缓解,避免因疏忽延误治疗。若用药后喘息、胸闷症状逐渐减轻,能正常说话、呼吸节奏平稳,嘴唇颜色恢复红润,说明自救有效,可继续保持端坐位休息,避免活动,同时留意后续1~2小时内是否再次出现不适。

但出现以下情况时,需立即拨打急救

电话:一是使用急救药物后症状无缓解,

甚至出现呼吸频率加快(成人每分钟超过30次)、吸气时锁骨上窝或肋骨间隙凹陷 “三凹征”),这提示气道阻塞严重;二是意识逐渐模糊、烦躁不安或嗜睡,这是缺氧加重的表现;三是首次出现哮喘发作,无法判断病情轻重,或既往有严重发作史。等待救援期间,可继续保持端坐位,若身边有氧气设备(如家用氧气瓶),可在医生指导(或按说明书)下低流量吸氧,同时向家人或急救人员明确告知自己的哮喘病史、所用药物及发作时间,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结束语

哮喘急性发作的自救,核心在于“快脱离、准用药、早判断”——快速远离诱因减少气道刺激,规范使用急救药物缓解痉挛,密切监测症状决定是否就医。对哮喘患者而言,日常除了随身携带急救药物,还需定期复诊、规范控制病情,减少发作风险;同时可让家人也了解自救步骤,以便在紧急时提供协助。记住,自救是应对突发情况的“缓冲”,而非替代医疗的手段,若症状未缓解,及时求助专业医疗力量才是保障安全的关键。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才能在哮喘急性发作时沉着应对,为生命筑牢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