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10月23日 星期四
老年病不是老的错!这些慢性病管理技巧要收藏

期次:30期

版号:45作者:马丹萍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综合病房 发布时间:2025-07-25850次浏览[发表证书]

人到老年,身体就像一台运转多年的机器,难免会出现各种“小毛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成了许多老年人的“常客”。但很多人错误地认为,这些病就是老了必然得的结果。实际上,老年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并非单纯是衰老的“锅”,而且通过科学的管理,我们完全可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1.老年病并非衰老必然结果

衰老确实是身体机能逐渐下降的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患上各种慢性病。不良的生活方式才是慢性病的重要“推手”。比如长期高盐高脂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血脂异常,增加患高血压、冠心病的风险;缺乏运动使得身体代谢减缓,脂肪堆积,不仅容易肥胖,还会影响血糖、血脂的控制,进而诱发糖尿病等;长期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过量饮酒则可能影响肝脏功能,干扰血糖、血脂代谢。此外,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慢性病的发生。所以,不能把所有责任都归咎于衰老,我们 完全可以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来预防和延缓慢性病的发生。

2.常见老年慢性病管理技巧

高血压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很多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但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会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在饮食方面,要遵循低盐原则,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少吃咸菜、腌肉等高盐食物。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土豆、菠菜等,钾可以促进钠的排出,有助于降低血压。同时,要控制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运动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拳等较为温和的方式,每周至少进行5次,每次30分钟左右。另外,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定期测量血压,了解血压的波动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糖尿病管理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至关重要。饮食控制是基础,要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比例。选择高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蔬菜等,这些 食物消化吸收慢,有助于稳定血糖。避免食用高糖的食物,如糖果、饮料等。运动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餐后半小时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利用血糖。糖尿病患者要定期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根据血糖结果调整饮食和药物。同时,要注意足部的护理,每天检查足部是否有伤口、水泡等,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4.冠心病管理

冠心病患者要特别注意心脏的保护。在饮食上,要低脂、低胆固醇,少吃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多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等,有助于降低血脂,保护血管。戒烟限酒是必须的,吸烟会加重冠状动脉的痉挛,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适量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但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如散步、慢跑等,避免剧烈运动。冠心病患者要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等,当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时,及时含服药物并就医。

5.心理调节在慢性病管理中的重要性 慢性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研究表明,长期的精神紧张会导致血压升高、血糖波动等。因此,心理调节在慢性病管理中不可或缺。患者可以通过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与朋友、家人交流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获得情感上的支持。也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绘画、书法、下棋等,转移注意力,缓解压力。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

6.定期体检与医患沟通

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慢性病和监测病情变化的重要手段。老年人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包括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B超等项目。通过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同时,患者要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如实向医生反映自己的症状、饮食、运动等情况,以便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有任何不适或疑问,要及时咨询医生,不要自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