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10月24日 星期五
咳嗽老不好?中医教你辨清寒热再调理!

期次:30期

版号:29作者:陈芳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三道堰镇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7-25799次浏览[发表证书]

“咳咳咳……”办公室里,小李的咳嗽声此起彼伏,同事们纷纷投来关切又略带无奈的目光。这咳嗽,就像个甩不掉的小尾巴,缠着小李好些日子了。相信不少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咳嗽老不好,到底咋回事?中医有妙招,辨清寒热再调理,让你轻松告别咳嗽烦恼!

1.寒热咳嗽,傻傻分不清?

咳嗽这事儿,在中医看来,得分寒热。寒咳和热咳,就像两个性格迥异的孩子,表现大不相同。(1)寒咳:清冷小精灵在捣乱.寒咳,多因外感风寒引起。想象一下,寒风凛冽,你穿着单薄的衣服走在路上,寒邪就这么悄无声息地钻进了身体。寒咳的症状就像冬天的天气,清冷清冷的。咳嗽声重而急,痰液稀薄色白,就像冬天河里的冰碴子。还常常伴有鼻塞、流清涕、怕冷等症状,整个人就像被冻住了一样,缩手缩脚。(2)热咳:燥热小怪兽在发威。热咳呢,往往是外感风热或者体内有热邪作祟。就好比夏天,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热邪在体内横冲直撞。热咳的声音比 较响亮,痰液黏稠色黄,像浓稠的蜂蜜一样,很难咳出来。还会伴有咽喉肿痛、口干舌燥、发热等症状,整个人就像被放进了蒸笼里,燥热难耐。

2.精准辨证,开启调理大门

辨清了寒热,接下来就是对症调理了。中医调理咳嗽,讲究的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寒热不同,调理方法也大相径庭。(1)寒咳调理:温阳散寒是关键.饮食调理:寒咳的朋友,饮食上要多吃温热性的食物,就像给身体添把火,把寒邪赶出去。比如生姜,这可是驱寒的“小能手”。可以煮一碗生姜红糖水,生姜切片,加入适量红糖,煮开后趁热喝下去,那股暖流能从嗓子眼一直暖到脚底板。还有葱白,也有发散风寒的作用,煮粥的时候放上几根葱白,既能调味又能治病。穴位按摩:穴位按摩也是中医调理的特色方法。合谷穴,就像身体上的“止痛开关”,对于缓解寒咳引起的头痛、鼻塞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按压合谷穴,每次按压3~5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另外,风池 穴也能疏风解表,用手指轻轻揉按风池穴,同样能起到缓解寒咳的作用。(2)热咳调理:清热化痰是重点。饮食调理:热咳的人,要多吃清热化痰的食物,给身体降降温。雪梨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它就像身体里的“清道夫”,能清除体内的热邪和痰液。可以把雪梨切成小块,加入冰糖煮成雪梨汤,喝起来清甜可口,还能润肺止咳。还有罗汉果,有清热润肺、利咽开音的功效,用罗汉果泡水喝,对热咳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中药调理:如果热咳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中药。比如川贝枇杷膏,它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是治疗热咳的常用药。还有蛇胆川贝液,也能清肺止咳,对于热咳引起的咳嗽痰多、咽喉肿痛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3.日常防护,让咳嗽无处遁形

除了辨证调理,日常防护也很重要。就像给身体筑起一道坚固的城墙,让咳嗽这个“小怪兽”无法入侵。(1)保暖工作要做好。不管是寒咳还是热咳,都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寒咳的朋友,要根据天气变 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再次受寒。在寒冷的季节,可以戴上帽子、围巾、手套,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2)增强体质是根本。“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增强体质是预防咳嗽的关键。平时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比如跑步、游泳、瑜伽等,让身体动起来,提高免疫力。还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3)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室内空气不流通,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增加咳嗽的发生几率。所以,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可以在室内摆放一些绿色植物,如绿萝、吊兰等,它们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4.结语

咳嗽老不好,别再盲目用药啦!中医辨清寒热再调理,让你轻松摆脱咳嗽困扰。记住,健康是自己的,要好好呵护哦!希望这篇文章能像一场及时雨,滋润你被咳嗽折磨的心灵,让你重新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