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星期三
住宅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防渗漏施工技术探究

2025-09-25

作者:杨慧珍5948次浏览[发表证书]

摘要:在住宅建筑项目中,混凝土结构的防渗漏水能力对居住品质和建筑使用年限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住宅混凝土结构出现渗漏的主要缘由,深入研究了防渗漏施工的技术关键点。旨为实际工程施工提供参考,旨在提升住宅建筑工程的整体品质。

关键词:住宅建筑;混凝土结构;防渗漏;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混凝土结构作为住宅建筑的主要承重和围护结构,其防渗漏效果直接关联到居民的居住感受和建筑的使用时长。近年来,因混凝土结构渗漏造成的墙体受潮发霉、家具损坏等情况经常出现,不仅干扰了居民的日常生活,还加大了建筑维护的费用。所以,深入探讨住宅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防渗漏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住宅混凝土结构渗漏的主要原因

1.1材料质量问题

材料品质是混凝土结构抗渗性能的基础,材料选择或管理不当易引发渗漏。原材料方面,水泥强度不足、砂石含泥量超标、外加剂性能不稳定会降低混凝土品质。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水胶比过大、砂率不适)会削弱混凝土和易性与密实度,降低抗渗能力。此外,混凝土运输离析、储存时日晒雨淋等问题,也为渗漏留下隐患。

1.2施工工艺不规范

施工工艺规范性直接决定结构施工品质与防渗漏效果。搅拌环节,搅拌时间不足或顺序错误导致混凝土混合不均,局部强度不足;浇筑时速度过快、分层过厚易产生气泡空隙,振捣不密实则形成内部松散区域,均会成为渗水通道。养护不到位(未及时覆盖保湿、养护时间不足)会使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尤其在高温干燥环境下裂缝发展更快。同时,模板拼缝密封不严、穿墙螺栓止水结构处理不当,也会形成渗漏缝隙。

1.3结构设计缺陷

结构设计不合理是渗漏的内在因素,设计时未充分考虑防水需求易存隐患。防水设计上,排水系统不完善导致积水滞留,防水层厚度不足或选材不当降低防水效果;地基处理不当(承载能力不足、处理不均)引发建筑不均匀沉降,使结构产生裂缝。此外,阴阳角、施工缝等节点设计未采取有效加强防水措施,成为渗漏薄弱环节。

2住宅混凝土结构防渗漏施工技术要点

2.1材料选择与配合比优化

科学选材与配合比优化是提升混凝土防渗漏性能的关键。水泥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32.5MPa,严控水化热,避免早强型水泥;粗骨料采用连续级配碎石,含泥量≤1%,针片状颗粒≤15%;细骨料选中粗砂,细度模数2.3-3.0,含泥量≤3%。矿物掺合料选用Ⅱ级以上粉煤灰、比表面积400-450m²/kg的矿渣粉;外加剂用低碱高效减水剂,可复合引气剂使含气量保持3%-5%,防水剂按需选渗透结晶型或膨胀型。配合比实行“双控”,抗渗等级试配值比设计提高0.2MPa,水胶比≤0.50,胶凝材料总量≥320kg/m³,砂率38%-45%,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配比,保障混凝土密实度与抗渗性。

2.2核心施工工艺把控

严格把控核心施工工艺是防渗漏施工的重要环节。模板工程中,模板体系应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模板拼缝采用“三缝合一”工艺,板缝宽度≤1.5mm时粘贴双面海绵胶带,>1.5mm时加设木压条并在外侧用防水砂浆封堵,阴阳角处模板做成45°斜角对接或采用定制阴阳角模。钢筋施工需遵循“双向受力、满扣绑扎”原则,梁柱节点处采用BIM技术预排版,将钢筋间距调整至≥25mm,施工缝处钢筋预留足够长度并进行除锈处理。混凝土浇筑前进行“五查”,采用分段分层浇筑法,段长控制在5-8m,分层厚度300-500mm,振捣作业采用“快插慢拔、梅花布点”法,确保混凝土密实。浇筑完成后表面处理分三次进行,初凝前用长刮尺刮平,初凝后终凝前用木抹子搓压2-3遍,终凝前采用铁抹子压光。养护实行“覆盖-保湿-控温”三位一体制度,浇筑完成后12h内覆盖保湿,养护时间普通抗渗混凝土≥14d,大体积抗渗混凝土≥21d。

2.3新型防渗漏技术应用

新型防渗漏技术为混凝土结构防水提供新方案。自愈合混凝土通过掺入微生物或胶囊型修复剂,裂缝出现时修复剂激活产生碳酸钙等物质实现自主修复,提升耐久性与抗渗性;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与混凝土中水分、钙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结晶,堵塞孔隙和裂缝形成永久性防水屏障,渗透性能良好。此外,BIM技术广泛应用于防渗漏施工,通过三维模型模拟施工过程,提前发现设计与施工潜在问题(如管道与结构连接部位、施工缝位置等),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渗漏隐患,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为住宅混凝土防渗漏施工注入新动力。

结束语

住宅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防渗漏施工技术是保障建筑质量和居民居住体验的关键。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相关体系的不断完善,防渗漏施工技术将不断创新和发展,为住宅建筑工程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实际工程中,应结合项目特点,合理选用防渗漏施工技术,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加强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抗渗性能,为居民打造更安全、舒适、耐久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缪柳平.住宅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应用要点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417):137-139

[2]朱晓琳,孙东明,郭富强,等.住宅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防渗漏施工技术的探究[J].居舍,20258):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