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11月06日 星期四
输血方向小知识,关键时刻能救命

2025-06-27

作者:黎欢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727次浏览[发表证书]

血液是生命的源泉,在许多紧急情况下,输血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严重创伤导致大量失血,还是某些疾病引起的贫血等状况,输血都可能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手段。了解输血方向的相关小知识,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巨大的作用。

1.输血的重要性

补充血液成分:当人体大量失血时,如遭遇严重交通事故、大面积烧伤等情况,血液中的红细胞、血浆等成分会快速流失。输血可以及时补充这些流失的成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例如,红细胞负责携带氧气到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补充红细胞能够改善贫血症状,提高人体的氧气供应能力。在一些紧急医疗状况下,如患者出现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输血可以提供凝血因子,阻止出血不止的情况。这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因为持续的大出血可能在短时间内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2.输血的基本知识

ABO血型系统:这是最常见的血型分类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血型。A型血的人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血清中有抗B抗体;B型血的人红细胞表面有B抗原,血清中有抗A抗体;AB型血的人红细胞表面有AB抗原, 血清中没有抗A和抗B抗体;O型血的人红细胞表面没有AB抗原,血清中有抗A和抗B抗体。

Rh血型系统:Rh阳性血型的人红细胞表面有Rh抗原,Rh阴性血型的人红细胞表面没有Rh抗原。在我国,Rh阴性血型的人占比较少,被称为“熊猫血”。

交叉配血试验是确保输血安全的重要环节。它是将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试验,同时将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试验。只有当这两种试验都相合时,才能进行输血,以避免输血反应的发生。

3.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大量失血:如前面提到的严重创伤、消化道大出血等情况,当失血量超过人体总血量的30%时,通常需要输血来补充血容量。也可用于严重贫血患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输血可以提高红细胞数量,改善贫血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像血友病等凝血因子缺乏的疾病,输血可以补充凝血因子,防止出血不止。

禁忌症:严重感染未得到控制: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的感染,如败血症等,在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之前进行输血可能会加重感染,因为血液制品中可能含有细菌或其他病原体。恶性肿瘤晚期:在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身体处于极度衰竭状态,输血可能无法改善患者的预后,并且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4.输血的注意事项

在输血前,必须对供血者和受血者进行全面的检测。包括检测血型、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等。这些检测的目的是确保输血的安全性,避免将传染病传播给受血者。

在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受血者的反应。观察内容包括患者的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是否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输血反应症状。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输血后,受血者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医护人员要继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注意穿刺部位的护理,防止感染。如果患者出现发热、乏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5.输血的常见误区

1O型血是万能供血者。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虽然O型血的红细胞表面没有AB抗原,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少量 输给其他血型的患者,但现在医学上更强调同型输血。因为O型血的血浆中含有抗A和抗B抗体,如果大量输给其他血型的患者,可能会引起受血者的红细胞溶血等严重反应。输血过量可能会导致循环负荷过重,引起心力衰竭等并发症。输血的量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2)输血的紧急处理。在遇到需要紧急输血但情况较为复杂的情况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例如,在偏远地区或没有专业医疗设备的情况下,不要惊慌失措。尽快联系当地的急救中心或附近的医疗机构,告知患者的病情和输血需求,争取专业的医疗救助。如果可能的话,记录患者的血型、输血史、过敏史等关键信息,以便医护人员在到达后能够更好地进行输血处理。

6.总结

输血是一项关乎生命的重要医疗手段。了解输血方向的相关小知识,包括血型系统、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注意事项、常见误区以及紧急处理等方面的内容,无论是对医护人员还是普通大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关键时刻,正确的输血知识和应对措施能够挽救生命,我们应该重视并积极传播这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