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疾病,但治疗不当也可能发展为顽疾,许多人反复咳嗽半年不止,使用各种止咳药和抗生素,但是却不见疾病有所好转,甚至还会影响工作,生活和睡眠,究其根本,或许是因为没找准症结。中医看待咳嗽,并不是简单地看嗓子痒不痒,更看重疾病发生原因,疾病的发生的根本,表里,脏腑气血、阴阳的失调。风寒袭肺、痰湿阻络、肝火犯肺……看似简单的咳嗽,可能藏着不同的“病根”。所以接下来让我带您看看咳嗽久治不愈,中医如何从“根”上医治。
1.咳嗽不简单,中医帮您找原因
咳嗽是我们机体的防御反应,如果有炎症、异物、过敏原等因素,导致我们的呼吸受到影响,那么机体就会借助咳嗽来排除异物。导致咳嗽的病因是非常复杂的,从现代医学角度出发,如感冒、流感等呼吸道感染都是非常容易出现的,且此类疾病又会对呼吸道粘膜造成损伤,从而引起咳嗽。如果没有完全治疗好,那么发炎就会持续,导致咳嗽的时间延长。另外过敏也是咳嗽的主要原因,包括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都是致敏性物质,会使人的呼吸道产生高敏感性,稍微接触就会引起咳 嗽,通常会发生在某些季节或者是某些情况下,而且容易复发。
中医对咳嗽有着独特且深刻的见解,我们的肺为华盖,肺为娇脏,容易受到风寒、风热等外邪的侵袭,就会引起肺部功能失调,出现症状。当风寒侵袭肺部时,就会出现咳嗽,同时伴畏寒发热,流鼻涕的症状;如果肺部受风热侵袭,就会出现发热,喉咙干涩,痰液粘稠等症。不仅有外来的邪风,还有脏腑功能的紊乱,都会引起咳嗽。
2.中医辨证施治助您摆脱咳嗽
中医治疗咳嗽首先是辨证施治,然后对症下药,对于不同类型的咳嗽治疗方法也是各有差异。
(1)风寒咳嗽:风寒咳嗽,首先要辛温解表,祛除风寒,恢复肺脏正常的功能。三拗汤与止嗽散都是比较常见的中药。三拗汤中的麻黄可以开肺气、散寒气,杏仁降肺气,甘草调和二者。止咳散则是具有清风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如果您咳嗽得比较严重,可以加入紫菀、连翘等药物,这样可以增强止咳效果。(2)风热咳嗽:风热咳嗽需要清热疏风热,宣肺止咳,桑菊饮是比较常见的。散风热通常可以使用 桑叶、菊花,同时还可以增添使用薄荷、连翘等,起到效果强化的作用,桔梗、杏仁一宣一降调节肺气,芦根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如果痰黄粘稠,可以多用些黄芩、瓜蒌进行化痰处理;咽喉疼痛则可加夏枯草和牛蒡子,具有清热利咽的作用。(3)痰湿咳嗽:痰湿咳嗽治疗以理气燥湿化痰止咳为主,二陈汤与三子养心汤都是可选对象,前者加入的陈皮和半夏理气能祛痰,其中的茯苓则是可以助脾消痰;三子养心汤中的紫苏子、芥子和莱菔子都可以起到祛痰的作用。痰湿者加苍术、厚朴;如果长时间的咳嗽都不好,可以加入百部、紫箢等。
总之,咳嗽症状繁多,病因不一样,治疗方法各异,都必须针对病因治疗,如痰热郁肺,清金化痰;肝火犯肺的,清肺泻肝,顺气降火;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才能发挥出立竿见影效果。
3.日常养护让咳嗽远离您
出现咳嗽症状后,平时的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吃辛辣、油腻、生冷、甜腻等刺激性的食物。因为吃过辣的东西,就会容易引起体内的燥热,使咳嗽变得更加严重。而如果是油腻或者甜腻的食物则容易让体内形成湿气,这会妨碍脾胃的运化,使得咳嗽的症状一直不好。而且,寒食会损害脾胃的阳气,使我们的运化能力受到阻碍,从而引起了体内的湿气。过多的油腻食品,更容易使湿气滋生,进而导致咳嗽、咳痰的情况更加严重。所以,在咳嗽的时候要注意多吃清淡的食物,多食用梨、枇杷、百合、白萝卜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其中,梨子可以用来泡茶,也可以和川贝、冰糖等一起烹煮食用。而枇杷有清肺化痰的功效,可以生吃,也可以做成枇杷膏。百合可以和银耳、莲子一起煮粥,这样能够起到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而白萝卜可以切成丝熬汤喝,也具有清热化痰、下气宽中的功效。
综上所述,咳嗽虽然是一种很普遍的病症,但是其成因却是十分复杂的。中医则能够以其特有的理论和丰富的疗法治疗咳嗽,且可从根本上解决咳嗽反复发作的问题,使病人不再受病症之苦。我们在平时也要注意保养,要逐渐养成良好生活方式,这样才能避免咳嗽的发生。如果出现严重的发热、呼吸困难、咯血等情况时,便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诊断治疗,帮助自己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