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28日 星期四
烧伤后黄金 1 小时:如何正确急救才能减轻伤害?

作者:林虹丽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5-23 09:40:12630次浏览[发表证书]

烧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包括火焰、热水、蒸汽、化学物质、电流等多种原因导致的皮肤或皮下组织损伤。烧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烧伤的深度、面积以及部位,而伤后的急救处理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烧伤后的“黄金1小时”尤为关键,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有效减轻伤害、减少感染风险、促进伤口愈合,甚至挽救生命。

1.烧伤的分类与评估

在急救前,首先需要判断烧伤的严重程度,以便采取合适的处理方式。烧伤通常分为三类:

(1) 一度烧伤(浅表性烧伤)。症状:皮肤发红、轻微肿胀、疼痛,无水疱。常见原因:阳光暴晒、短暂接触热水。愈合时间:3~7天,通常不留疤痕。(2)二度烧伤(部分皮层烧伤)。症状:皮肤红肿、起水疱、剧烈疼痛。常见原因:烫伤、火焰烧伤、高温物体接触。愈合时间:浅二度烧伤约2周,深二度烧伤可能需要3~4周,可能留下疤痕。(3)三度烧伤(全层烧伤)。症状:皮肤呈白色、焦黑色或皮革样,痛觉减退或消失(因神经受损)。常见原因:严重火焰烧伤、电击伤、化学烧伤。愈合情况:无法自愈,通常需要植皮手术,会留下明显癫痕。此外,烧伤的严重程度还取决于烧伤面积,通常采用“九分法”估算:头部占9%。每侧上肢占9%。躯干前后各占18%。每侧下肢占18%。会阴部占1%。大面积烧伤(成人>15%,儿童>10%)或三度烧伤屈于危重情况,需立即送医!

2.烧伤后的黄金1小时急救原则烧伤后的前60分钟是急救的关键期,正确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组织损伤、减少感染风险、促进愈合。急救的核心原则是:降温、清洁、保护、送医。(1)迅速脱离致伤源。火焰烧伤:立即用湿布覆盖灭火,或让伤者就地打滚切勿奔跑(助长火势)。热液烫伤:迅速脱去被热水浸湿的衣物,避免热量持续渗透。化学烧伤: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20分钟,并去除污染衣物。电击伤:先切断电源,避免直接触碰伤者,以防触电。(2)冷水冲洗降温(适用于小面积烧伤)。方法:用流动的冷水(15~25)冲洗或浸泡伤处15-30分钟,可有效降低皮肤温度,减少深层组织损伤。注意:避免使用冰水或冰块,以免导致冻伤。大面积烧伤(>20%)不宜长时间冲水,以免体温过低。(3)正确处理水疱。小水疱:保持完整,避免弄破,可自行吸收。大水疱或易摩擦部位的水疱:由医护人员在无菌条件下处理。4)清洁与盖伤口。清洁:用生理盐水或温和的肥皂水轻轻清洗,避免使用酒精、碘伏等刺激性消毒剂。盖: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棉布覆盖伤口,避免使用棉花(易粘连)(5)止痛与抗休克(大面积烧伤)。可口服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但严重烧伤需专业医疗干预。若患者出现面色苍白、脉搏微弱等休克症状,应保持平卧,抬高下肢,并尽快送医。

3.常见急教误区

在烧伤急救过程中,许多民间偏方或错误做法可能加重伤害,需特别注意:

(1)错误1:涂抹牙膏、酱油、黄油等。这些物质不仅无法缓解烧伤,还可能引发感染、干扰医生判断。(2)错误2:强行撕除粘连的衣物。应剪开衣物,避免撕扯导致二次损伤。(3)错误3:用冰块直接敷伤口。冰敷可能导致冻伤,加重组织损伤。(4)错误4:忽视小面积烧伤。即使是小面积烧伤,若处理不当也可能感染或留疤。

4.何时需要立即就医?

以下情况应尽快送医院治疗:(1)三度烧伤(皮肤发白、焦果、无痛感)(2)烧伤面积较大(成人>15%,儿童>10%)(3)面部、手部、关节、会阴部烧伤(易影响功能)(4)化学烧伤或电击伤(可能伴随深层组织损伤)(5)出现感染迹象(红肿、流脓、发热)

5.总结

烧伤后的“黄金1小时”是急救的关键期,正确的处理能显著降低伤害程度。急救的核心步骤包括:脱离致伤源→冷水冲洗一清洁伤口→覆盖保护一必要时送医。避免使用偏方,如牙膏、酱油等,以免加重损伤。对于严重烧伤,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帮助。掌握科学的烧伤急救知识,不仅能帮助自己,还能在紧急情况下救助他人,减少不必要的伤害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