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28日 星期四
肩痛难抬?中医易罐结合运动针刺巧解肩周炎困扰

作者:李世安

贵港东晖医院 康复治疗部 发布时间:2025-05-23 14:15:54649次浏览[发表证书]

“梳头抬手就疼,穿衣都费劲”——这是许多肩周炎患者的共同经历。作为中老年人常见的退行性疾病,肩周炎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我们在临床治疗显示,采用易罐结合运动针刺疗法治疗肩周炎,总有效率可达96.84%,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的86.32%。这种中医特色疗法如何发挥作用?我们就从疾病认知、治疗原理和日常防护三方面,聊聊肩周炎的科学应对之道。

1.认识肩周炎:不只“冻结”的肩关节

肩周炎,中医称“肩凝症”,民间俗称“冻结肩”,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及关节囊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它就像肩关节周围的“胶水”,让原本灵活的关节逐渐粘连、活动受限。临床观察发现,49~75岁是高发年龄段,女性略多于男性,这与中老年人群肌肉退变、激素变化及活动减少密切相关。

中医对肩周炎的认识更为深入,将其归为“痹证”范畴。认为风寒湿邪侵袭肩部经络,或劳损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均可造成“气滞血瘀、筋脉痹阻”,表现为“不通则痛”;长期气血不畅又会导致“筋失所养”,出现肌肉僵硬、活动无力,形成“肩凝”状态。这种“外有风寒侵袭,内有气血不足”的病机,为中医综合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2.联合治疗:易罐与运动针刺的协同优势

针对肩周炎“炎症粘连”和“活动受限”的双重问题,易罐结合运动针刺疗法形成了“松解粘连+主动运动”的治疗体系,这也是临床疗效显著的关键。

易罐治疗如同“动态松解术”。治疗时患者取侧卧位,医生将易罐吸附在肩关节周围痛点,通过罐的负压作用牵拉紧张的肌肉、筋膜,同时引导患者缓慢活动肩关节。这种“边松解边运动”的方式,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水肿,就像给粘连的组织“松绑”。易罐的优势在于柔性牵拉,避免了暴力推拿可能造成的二次损伤,尤其适合中老年患者。

运动针刺则是“激活气血的开关”。我们选取肩痛穴等关键穴位,患者保持坐姿膝直位,针刺得气后采用提插手法刺激穴位,同时引导患者主动活动上肢——抬臂、外展、旋转,在针刺的同时完成功能锻炼。这种疗法将“静刺”变为“动刺”,通过针刺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配合主动运动打破粘连,形成“气血通、筋脉活、关节动”的良性循环。每次治疗仅需5分钟,每日1次,20天为一疗程,操作简便且患者依从性高。

临床数据印证了联合疗法的优势:接受治疗的患者肩关节活动评分从平均6.4分提升至8.6分,近半数患者实现“效果较好”的临床评价。其核心机制在于:易罐侧重局部松解粘连,运动针刺侧重整体气血调节,两者协同作用,既消除炎症根源,又恢复关节功能,实现“标本兼治”。

3.大众须知:肩周炎防治的实用指南

早期识别,及时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当出现肩部疼痛持续2周以上,抬臂受限,尤其夜间痛醒时,需及时就医。研究显示,发病3个月内开始规范治疗的患者,恢复速度比拖延者快一倍。此时采用易罐和运动针刺,能有效阻止粘连加重,避免发展为顽固性肩周炎。

科学锻炼,打破冻结是康复核心。即使未患病,中老年人也应坚持肩部功能锻炼:每天做“爬墙运动”(面对墙壁缓慢抬臂爬升)“钟摆运动”(弯腰让手臂自然摆动)“扩胸拉伸”等动作,每个动作保持10~15秒,每组10次。这些运动能维持肩关节活动度,预防粘连。治疗期间的主动运动更要循序渐进,以不引起剧烈疼痛为度。

日常防护,规避诱因需注意三点:一是避免风寒侵袭,夏季空调别直吹肩部,冬季注意保暖,中医认为“寒邪收引”易致筋脉拘挛;二是保持正确姿势,避免长期低头、含胸,减少肩部肌肉慢性劳损;三是劳作适度,提重物时注意发力技巧,避免突然用力拉伤肩部。

中医调理,内外兼修可辅助康复。日常可热敷肩井、肩髃等穴位,每次15分钟,促进局部循环;气血虚弱者可食用山药、核桃等健脾补肾的食物,为肌肉筋脉提供营养;风寒明显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祛风散寒的中药,内外结合改善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