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28日 星期四
胃肠镜“无痛”真相:麻醉会伤脑吗?多久做一次才安全?

作者:覃怡鑫

浦北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5-23 14:12:01615次浏览[发表证书]

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胃肠镜检查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胃肠镜检查带来的不适感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无痛”胃肠镜应运而生,通过麻醉让患者在沉睡中完成检查,大大减轻了痛苦。然而,关于无痛胃肠镜,公众仍存在诸多疑虑:麻醉会伤脑吗?多久做一次胃肠镜才安全?本文将为您揭开这些谜团,带您科学认识无痛胃肠镜。

1.无痛胃肠镜:麻醉的“神奇”作用

1)什么是无痛胃肠镜?无痛胃肠镜,即在传统胃肠镜检查基础上,通过静脉注射短效麻醉剂,使患者迅速进入深度镇静或麻醉状态,在毫无知觉中完成检查。检查结束后,患者很快苏醒,对整个过程无记忆,从而避免了传统检查带来的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2)麻醉如何实现“无痛”?无痛胃肠镜常用的麻醉药物为丙泊酚,它是一种快速起效、短效的静脉麻醉药,能迅速诱导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并在检查结束后快速清醒。丙泊酚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降低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同时减少胃肠蠕动,为医生提供更清晰的检查视野。

2.麻醉会伤脑吗?科学解析麻醉风险

1)麻醉对大脑的短期影响。①短暂记忆缺失:麻醉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短暂的记忆缺失,尤其是对麻醉期间发生的事情。这是正常的麻醉反应,通常在数小时内完全恢复。②苏醒期谵妄:少数患者在苏醒初期可能出现兴奋、躁动等谵妄症状,多与麻醉药物代谢、个体差异或术前焦虑有关,一般很快缓解,不会留下长期影响。(2)麻醉对大脑的长期影响:科学证据怎么说?①儿童与老年人:对于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幼儿,反复或长时间麻醉可能对大脑发育产生潜在影响,但单次、短时间的麻醉检查风险极低。对于老年人,若存在认知功能障碍,麻醉可能暂时加重症状,但长期来看,并无明确证据表明麻醉会直接导致痴呆等神经退行性疾病。②健康成年人:对于健康成年人,单次、短时间的无痛胃肠镜麻醉对大脑功能无显著长期影响。多项研究表明,麻醉药物在体内迅速代谢排出,不会对大脑造成持久损害。

3.胃肠镜多久做一次才安全?科学指南来了

1)胃肠镜检查的适应症。①筛查高危人群:如年龄≥40岁,有胃癌、食管癌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酒,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等。②症状提示:如持续腹痛、腹胀、反酸、烧心、吞咽困难、体重下降、大便习惯改变等。③治疗与随访:如息肉切除、早期癌变治疗后的定期复查。(2)胃肠镜检查的频率:因人而异,科学安排。①普通人群:若无症状且无高危因素,建议40岁以上开始首次胃肠镜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决定后续复查间隔。若首次检查正常,可5~10年复查一次。②高危人群:如有胃癌家族史、长期不良饮食习惯、患有慢性胃病等,建议根据医生建议,缩短复查间隔,如1~3年一次。③治疗后患者:如息肉切除、早期癌变治疗后,需根据病理结果和医生建议,定期复查,通常为6个月至1年一次,以监测复发或新发病变。(3)特殊情况下的胃肠镜检查。①急诊情况:如消化道出血、异物嵌顿等,需立即进行胃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治疗。②孕期与哺乳期:孕期尽量避免胃肠镜检查,尤其是孕早期和孕晚期。若必须检查,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充分考虑麻醉对胎儿的影响。哺乳期女性检查后,需暂停哺乳数小时,待药物代谢后再哺乳。

4.无痛胃肠镜:安全、舒适的检查选择

1)无痛胃肠镜的优势。①减轻痛苦:患者无痛苦感,检查配合度更高,有利于医生更准确地观察病变。②提高诊断率:患者处于放松状态,胃肠蠕动减少,医生能更清晰地观察黏膜病变,提高早期癌变的检出率。③便于治疗:无痛胃肠镜下可同时进行息肉切除、止血等治疗,减少患者多次手术的痛苦。(2)无痛胃肠镜的注意事项。①术前准备:检查前需禁食、禁水一定时间,以确保胃肠道清洁,便于观察。②术后恢复:检查后需留观一段时间,待完全清醒后再离开。检查当天避免驾驶、高空作业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活动。③饮食调整:检查后根据医生建议,逐步恢复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无痛胃肠镜作为一种安全、舒适的检查手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关于麻醉伤脑的疑虑,科学证据表明,单次、短时间的麻醉对大脑功能无显著长期影响。而胃肠镜检查的频率,则需根据个人情况、医生建议科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