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29日 星期五
老年便秘分虚实!中医辨证通便的“攻补之道”

作者:刘春

都江堰市第二人民医院发布时间:2025-05-23 11:44:39901次浏览[发表证书]

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便秘患病率高达15%~20%,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持续上升。随着年龄增长,肠道蠕动减慢、津液亏虚、气血不足等因素导致便秘发生率显著上升。

西医治疗多依赖泻药,但长期使用易产生依赖性,甚至加重肠道功能紊乱。而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将便秘分为虚证与实证,采用“攻补之道”进行调理,既能通便,又可固本培元。

1.老年便秘的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便秘的基本病机在于大肠传导失常,但与五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尤其是脾、肺、肾三脏。老年人由于体质渐衰,气血津液不足,或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均可导致便秘。

1)虚证便秘。气虚便秘:老年人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导致大肠传导功能下降,粪便滞留肠道。血虚便秘:阴血不足,肠道失润,大便干结难下。阳虚便秘:肾阳不足,阴寒内结,肠道失于温煦,推动无力。阴虚便秘:年老津亏,肠道干涩,大便燥结如羊屎。(2)实证便秘。气滞便秘:情志不畅,肝郁气滞,影响大肠气机,导致排便不畅。热结便秘:过食辛辣厚味,胃肠积热,大便干硬难解。寒积便秘:外感寒邪或过食生冷,寒凝肠道,排便困难。

2.辨证分型与治疗策略

1)虚证便秘:以补为主,辅以润下。①气虚便秘:症状:大便不干但难排出,便后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弱。治法:益气润肠。方药:黄芪汤(黄芪、火麻仁、陈皮、白蜜)加减。可配合艾灸足三里、气海等穴位。②血虚便秘:症状:大便干结,面色苍白,头晕心悸,舌淡,脉细。治法:养血润燥。方药:润肠丸(当归、生地、火麻仁、桃仁、枳壳)加减。可配合四物汤调理。③阳虚便秘:症状:大便艰涩,四肢不温,腹中冷痛,舌淡苔白,脉沉迟。治法:温阳通便。方药:济川煎(肉苁蓉、当归、牛膝、泽泻、升麻)加减。可配合艾灸神阙穴。④阴虚便秘:症状:大便干结如羊屎,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润肠。方药:增液汤(玄参、麦冬、生地)合五仁丸(桃仁、杏仁、柏子仁、松子仁、郁李仁)。可配合蜂蜜水晨服。(2)实证便秘:以通为主,兼顾调气。①气滞便秘:症状:排便不畅,腹胀胁痛,嗳气频作,舌苔薄腻,脉弦。治法:理气导滞。方药:六磨汤(木香、乌药、沉香、槟榔、枳实、大黄)加减。可配合推拿按摩。②热结便秘:症状:大便干硬,腹胀痛,口干口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治法:清热通腑。方药:大承气汤(大黄、芒硝、厚朴、枳实)或麻子仁丸(火麻仁、杏仁、白芍、大黄、厚朴、枳实)。中病即止,不可久服。③寒积便秘:症状:大便艰涩,腹中冷痛,手足不温,舌苔白腻,脉沉紧。治法:温里散寒,通便止痛。方药: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加减。可配合热敷腹部。

3.老年便秘的日常调护

除了药物治疗,中医还强调"治未病",通过饮食、运动、情志调节预防便秘。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每日应摄入 25~30克膳食纤维。(1)饮食调理。虚证便秘:宜多吃山药、黑芝麻、核桃、蜂蜜等补益之品。实证便秘:可适量食用萝卜、芹菜、香蕉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通用建议:多饮水,晨起空腹喝一杯温蜂蜜水,有助于润肠通便。(2)运动养生。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可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肠道蠕动。推荐"提肛运动":每日早晚各做30次收缩肛门动作。按摩腹部(顺时针方向)有助于改善便秘,建议每日晨起按摩5~10分钟。(3)情志调节。避免焦虑、抑郁,保持心情舒畅,以防肝郁气滞加重便秘。可练习八段锦、听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

4.结语

老年便秘并非小问题,长期不治可能诱发痔疮、肠梗阻甚至心脑血管意外。中医通过辨证施治,采用“攻补之道”,既能通便,又可调理体质,避免泻药依赖。老年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并结合饮食、运动等综合调理,才能真正实现“通而不伤,补而不滞”的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