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29日 星期五
老年高血压:平稳降压的有效策略

作者:张静

黔江区城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全科 发布时间:2025-05-23 11:12:19744次浏览[发表证书]

在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数量众多。高血压就像一颗“隐形炸弹”,悄无声息地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血压的大幅波动会给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带来沉重负担,增加脑出血、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平稳降压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1.精准监测,掌握血压动态

血压监测是平稳降压的第一步。很多老年朋友可能觉得,偶尔量一次血压正常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并非如此。血压在一天中会有波动,受到饮食、运动、情绪等多种因素影响。家庭自测血压是个不错的方法。老年患者可以购买一台正规的电子血压计,学会正确的测量方法。一般建议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每次测量2~3遍,取平均值记录下来。这样能及时发现血压的异常变化,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动态血压监测则能更全面地反映血压情况。它可以连续记录24小时的血压数据,包括白天和夜间的血压变化。有些老年患者在医院测量血压时正常,但在家中血压却偏高,这种“白大衣高血压”现象通过动态血压监测就能被准确识别。医生根据这些详 细的数据,能制定出更个性化的降压方案。

2.合理用药,遵循医嘱是关键

药物治疗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然而,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下降,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与年轻人不同,所以用药要格外谨慎。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目前常用的降压药有五大类,包括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合并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以及身体状况来综合选择。例如,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可能是较好的选择;而合并糖尿病且肾功能良好的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更为合适。其次,要严格遵循医嘱服药。有些老年患者觉得血压降下来了就自行停药,或者血压高了就加大药量,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降压药物需要长期规律服用,才能维持血压的稳定。随意停药或增减药量,会导致血压大幅波动,对身体造成更大伤害。

3.健康生活,为降压助力 除了药物治疗,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平稳降压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饮食方面,要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原则。盐的摄入量应严格控制,每天不超过5克。减少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盐食物的摄入。同时,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压。适量摄入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土豆、菠菜等,钾能促进钠的排出,有利于血压的控制。控制脂肪的摄入,少吃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选择植物油代替动物油。运动是老年人的“健康良药”。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血压。散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老年患者每天可以坚持散步30分钟以上。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运动项目也很适合老年人,它们动作缓慢、柔和,能调节身心,有助于平稳血压。但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戒烟限酒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也非常重要。烟草中的尼古丁和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压升高。酒精会刺激血管,影响血压的稳定性。因此,老年人最好戒烟,饮酒也要适量,男性每天饮酒 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减半。情绪对血压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焦虑、紧张、愤怒等不良情绪会使血压升高。老年患者要学会调整心态,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情。可以通过听音乐、下棋、与朋友聊天等方式缓解压力,放松心情。

4.定期复诊,与医生紧密沟通

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复诊。一般建议每1~3个月复诊一次,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等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复诊时患者要携带好自己的血压记录,方便医生了解血压变化趋势。如果在服药过程中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这些症状可能是血压波动引起的,也可能是药物的不良反应,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给予相应的处理。

平稳降压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生活的保障。通过精准的血压监测、合理的药物治疗、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定期复诊,老年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血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享受健康、美好的晚年生活。让我们行动起来,为老年朋友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