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02日 星期六
胃溃疡 vs 胃癌:这些症状别忽视!

作者:董良蓉

南充市南部县第三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4-25 14:50:241017次浏览[发表证书]

胃部不适是许多人都会经历的常见问题,但当这些不适持续存在时,很多人会陷入担忧:这究竟是普通的胃溃疡,还是更严重的胃癌?这两种疾病在早期症状上确实存在相似之处,但它们的性质、发展过程和预后却截然不同。了解胃溃疡与胃癌的区别,识别那些不容忽视的警示信号,对于及时就医和获得有效治疗至关重要。

1.胃溃疡与胃癌的基本认识

1)胃溃疡:胃黏膜的破损。胃溃疡是胃黏膜受损形成的局部伤口,通常由胃酸侵蚀或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它属于良性病变,但若长期不愈,可能引发出血、穿孔等并发症。(2)胃癌:胃部细胞的恶性增殖。胃癌是胃黏膜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恶性肿瘤,可向周围组织浸润或转移至其他器官。早期胃癌症状隐匿,发现时往往已进入中晚期,因此识别早期信号至关重要。(3)关键区别。胃溃疡:可治愈,不会直接威胁生命。胃癌:恶性,需尽早干预,否则可能危及生命。

2.症状对比:如何区分?

1)共同症状。上腹疼痛或不适; 饱胀感、恶心;食欲下降;嗳气、反酸。(2)胃溃疡的典型特征。疼痛有规律:空腹时加重,进食或服抗酸药后缓解。周期性发作:症状时轻时重,可能自行缓解。较少全身症状:一般不会明显消瘦或贫血。(3)胃癌的警示信号。疼痛持续加重,药物效果变差。不明原因体重下降(6个月内下降超5%)。呕血、黑便(消化道出血表现)。吞咽困难(肿瘤靠近食管时)。腹部摸到硬块(晚期可能触及)。贫血、乏力(长期慢性出血导致)。注意:早期胃癌可能无症状!高危人群(如慢性胃炎、家族史)应定期筛查。

3.危险因素:谁更容易中招?

1)胃溃疡的主要诱因。幽门螺杆菌感染(70%~80%的胃溃疡与此相关)。长期服用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吸烟、酗酒、压力大。(2)胃癌的高危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WHO认定的I类致癌物)。长期高盐、腌制食品饮食(增加胃癌风险)。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癌前病变)。家族遗传史(约10%的胃癌与遗传相关)。重要提示:胃溃疡一般不会直接变成胃癌,但长期不愈可能增加风险,尤其是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4.如何诊断?

1)胃镜检查(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胃内病变,并取活检明确性质。胃溃疡:边缘整齐,基底较干净。胃癌:边缘不规则,易出血,可能呈菜花样。(2)其他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呼气试验、血液抗体检测)。影像学检查(CT、超声内镜评估肿瘤范围)。

5.治疗策略的根本差异

1)胃溃疡的治疗。胃溃疡的治疗以药物为主,目标是消除病因、促进愈合、防止复发:根除幽门螺杆菌:采用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铋剂的四联疗法。抑制胃酸分泌: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是最有效的药物。保护胃黏膜:如硫糖铝、前列腺素类似物等。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规律饮食、减少NSAIDs使用。大多数胃溃疡在规范治疗4~8周后可愈合,但需注意复查确认愈合情况。(2)胃癌的治疗。胃癌的治疗方案取决于肿瘤分期、部位和患者整体状况:早期胃癌: 内镜下切除(ESD/EMR)或手术治疗,治愈率较高。局部进展期胃癌:手术切除(通常需联合淋巴结清扫)联合术前术后化疗。晚期胃癌:以全身治疗为主(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手术仅用于缓解症状。支持治疗:营养支持、止痛、纠正贫血等改善生活质量的措施。近年来,胃癌的精准治疗取得进展,针对HER2阳性、微卫星不稳定等特定分子特征的患者,可选择相应的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

6.预防与筛查建议

1)胃溃疡的预防。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避免长期滥用止痛药。减少刺激性饮食(辛辣、酒精)。(2)胃癌的预防与筛查。高危人群定期胃镜检查(40岁以上、家族史、慢性胃炎患者)。健康饮食:低盐、少腌制食品,多吃新鲜蔬果。戒烟限酒,控制体重。

胃溃疡和胃癌症状相似,但胃癌更隐匿、更危险。如果出现持续加重的胃痛、体重下降、黑便等警示信号,务必及时就医。胃镜检查是确诊的关键,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