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朋友可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微风拂过脸颊、说话时或刷牙时突然感觉到一阵类似于电击样或刀割样的剧烈疼痛朝面部侵袭而来,持续数秒,然而疼痛症状却十分剧烈,甚至疼到浑身颤抖,直冒冷汗,这种情况极有可能是三叉神经痛的表现,由于其疼痛感十分强烈,有人将其形象的比作“天下第一痛”,那么三叉神经痛的背后到底是谁在拉扯着你的脸?以下就让我们共同来揭开这一疾病的神秘面纱吧。
1.什么是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属于我们人体当中最为粗大的脑神经,它就好像是分布精密且纵横交错的信号电缆一样,主要负责对面部的触觉、痛觉等感觉信息进行传递,并且还负责着对咀嚼肌运动功能进行控制。三叉神经主要可分为三大分支,即眼支、上颌支以及下颌支,它们就好像是树杈分支一样分布在我们的额头、脸颊、下巴以及牙龈等部位,一旦三叉神经出现故障,便可引起面部短暂且十分剧烈的疼痛,这就是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在发作时其特征十分明显,例如疼痛发生的十分突然,类似 于面部被闪电击中一样,往往毫无征兆,并且疼痛感十分强烈,呈现为刀割样、针刺样或者火烧样,疼痛的持续数时间短则数秒,长则数分钟,而它的结束也毫无预兆,就像是有人按下了暂停键一样突然停止。三叉神经痛具有复发性特征,有些患者一天内可能反复发作数十次甚至上百次,通常具有一些触发点,例如面部的某一区域对其轻微触碰,亦或是说话、洗脸、吃饭时对于这个触发点产生刺激时,患者都可能出现突发性的剧烈疼痛。
2.哪些原因引起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的发病原因纷繁复杂,现阶段还未能彻底明确,然而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三叉神经痛的发病主要与下述因素有关:(1)血管压迫:这是三叉神经痛发病的常见原因之一,年龄增长过程中颅内血管会发生硬化以及变形,这使得原本和三叉神经并不相关的血管可能发生移位,并对三叉神经产生压迫,这就好比一根电线长时间受到重物的挤压,使得外皮损伤,那么内部电流便会发生传导紊乱,使得出现神经异常放电,并诱发剧烈疼痛。临床中有超过80%的三叉神经痛发病均与血管 压迫有关。(2)神经病变:三叉神经出现神经病变,例如脱髓鞘改变,容易诱发三叉神经痛,髓鞘就类似于神经纤维外面包裹的绝缘层一样,一旦当绝缘层受到损害,那么神经信号传导便会产生异常短路,并诱发剧烈疼痛。外伤、颅内肿瘤以及炎症病变等也会对三叉神经产生一定的影响、压迫或者损害,引起疼痛发作。(3)其他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会对神经系统稳定性造成影响,而日常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时间熬夜、缺乏规律作息、过度疲劳,这些都会导致身体的免疫能力下降,增加了三叉神经痛的患病风险。而冷风刺激、面部受凉也是疼痛发作的常见诱因。
3.三叉神经痛如何诊断?
三叉神经痛发作时的症状表现和牙痛、偏头痛等症状表现较为类似,所以尽早对三叉神经痛进行确诊十分关键。通常医生会对病史进行详细询问,例如疼痛发作的部位、疼痛性质、诱发因素、发作频率以及维持时间等。三叉神经痛所引起的疼痛症状其部位局限,所以通过评估疼痛部位基本能够判定是否为三叉神经痛。在此基础上医生还会进行细致的神经系统检 查,例如面部感觉检查以及咀嚼肌功能检查等,从而评估三叉神经功能状态,最后医生可能还会进行影像学检查,从而对颅内组织结构进行显示,评估是否具有血管压迫等情况。
4.如何对抗三叉神经痛?
现阶段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手段较多,比如药物治疗是首选方式,常用药物为卡马西平,它能够减少神经的异常放电,改善疼痛症状。除此以外普瑞巴林以及加巴喷丁等也是三叉神经痛比较常用的治疗药物。然而部分患者药物保守治疗效果较差,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常用的微血管减压术,在手术中能够将血管和神经进行准确分离并放置垫片,可快速解除血管对三叉神经造成的压迫,能够促使神经功能恢复至正常。除了该手术外,还有球囊压迫术以及射频消融术等,然而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医生结合患者的病情状况来进行制定。
三叉神经痛引起的疼痛症状十分剧烈,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然而通过了解该疾病并做好积极应对,能够守护我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