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是生命最基本的活动之一。然而,各种呼吸疾病却常常干扰我们顺畅地呼吸,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健康。呼吸内科作为诊断和治疗这些疾病的专业科室,包含着许多重要知识。掌握这些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呼吸问题,让呼吸更加顺畅。
1.呼吸内科常见疾病
(1)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冒”。它大多由病毒引起,像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在季节交替、气温变化大的时候容易发生。患病后,我们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咽痛等症状,部分人还可能伴有发热、头痛、乏力。一般来说,普通感冒一周左右就能自愈,但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就需要就医。
(2)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气道疾病,具有遗传倾向,同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皮屑,以及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运动等都可能诱发哮喘发作。哮喘发作时,气道会出现痉挛、狭窄,患者会突然感到喘息、气急,伴有明显的哮 鸣音,严重时呼吸困难,甚至需要端坐呼吸来缓解。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OPD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通常由长期吸烟、接触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等因素引起。患者会逐渐出现慢性咳嗽、咳痰,痰液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早晨较重。随着病情进展,呼吸困难会越来越明显,从最初活动后气短,到后期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会感到气促。
(4)肺炎。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体引起。肺炎患者常见症状有发热、咳嗽、咳痰,痰液性状因病原体不同而有差异,还可能伴有胸痛、呼吸困难。严重的肺炎可能会引发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对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5)肺癌。肺癌是肺部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呈上升趋势。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此外,空气污染、职业暴露(如长期接触石棉、氡等)、遗传因素等也与肺癌的发生有关。肺癌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可能仅有咳嗽、 咯血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胸痛、消瘦、呼吸困难等症状。
2.保持呼吸顺畅的方法
(1)养成良好生活习惯。①戒烟:吸烟是众多呼吸疾病的罪魁祸首,戒烟能显著降低患肺癌、COPD等疾病的风险。戒烟后,呼吸道的纤毛功能会逐渐恢复,清除痰液和异物的能力增强,有助于保持气道通畅。②规律作息:充足的睡眠能让身体各器官得到充分休息,增强免疫力。每天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维持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功能,减少感染的机会。③适度运动: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像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能使呼吸更加顺畅有力。
(2)注意环境卫生。①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新鲜空气有助于稀释室内的细菌、病毒和过敏原,减少呼吸道感染和过敏的发生。②控制室内湿度:适宜的湿度能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较为合适,可以 使用加湿器或除湿器来调节湿度。
(3)预防呼吸道感染。①勤洗手:这是预防呼吸道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能有效去除手上的病菌,避免病菌通过触摸口鼻进入呼吸道。②避免接触传染源: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果必须前往,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阻挡飞沫传播,降低感染风险。
(4)定期体检与筛查。对于有呼吸疾病家族史、长期吸烟、接触有害物质等高危人群,定期进行体检非常重要。通过胸部X光、CT等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肺部疾病的迹象,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对于肺癌的高危人群,还可以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肺癌,提高治愈率。
了解呼吸内科的常见疾病以及保持呼吸顺畅的方法,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呼吸健康。一旦出现呼吸问题,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让我们能够自由畅快地呼吸,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