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其定义为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剖宫产者≥1000ml。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流血、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了解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日常护理措施,对于保障产妇的健康至关重要。
产后出血的原因
产后出血有四大原因,包括:
1.子宫收缩乏力
正常时,胎盘排出后子宫肌纤维马上收缩,让原本开张的血窦受压,血流淤滞并形成血栓,使流血量迅速减少,其中肌纤维缩复功能对止血最重要。任何影响子宫肌纤维收缩和缩复功能的因素都会引发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
(1)全身性因素:如产妇体质虚弱、有急慢性病史、产程长、滞产、精神紧张、镇静剂使用过多或深度麻醉等。
(2)子宫因素:包含子宫过度膨胀、肌壁损伤和病变。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胎儿等可致子宫过度膨胀,使肌纤维过度伸张影响恢复;剖宫产后、肌瘤剔除术后、产次过多等会发生肌壁损伤;子宫肌瘤、子宫畸形、肌纤维变性等属于子宫病变。
(3)产科因素:产程延长消耗体力过多,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也会引起。
2.软产道撕裂
妊娠时软产道血管丰富充血,分娩时软产道撕裂伤会导致大量失血,裂伤涉及阴道上部、宫颈及子宫时止血较难。原因如下:
(1)急产:产力过强或产妇用力过猛,会阴未充分扩张胎儿就娩出会造成较重裂伤。
(2)巨大胎儿:产前对胎儿大小估计不足,未做会阴切开或切口不够大易造成裂伤。
(3)产科手术:产钳、手转胎头、毁胎、内倒转术或肩难产可能造成会阴、阴道、宫颈或子宫下段裂伤引发产后出血。
(4)会阴弹性及伸展性差:如会阴先天性发育不良、外阴阴道炎症、白色病变等。
(5)血肿形成:损伤累及血管,产道黏膜皮肤完整,或缝合伤口止血不完全,或宫颈、阴道穹隆裂伤延伸使阔韧带内血管撕裂形成血肿,外出血可能不多但血肿内出血多可致休克。
3.胎盘因素
(1)胎盘滞留:胎盘多在胎儿娩出15分钟内娩出,30分钟后不排出会出血。常见原因有膀胱充盈使已剥离胎盘滞留宫腔、胎盘嵌顿使已剥离胎盘嵌顿宫腔、胎盘剥离不全。
(2)胎盘植入:可导致严重产后出血甚至子宫破裂。
(3)胎盘部分残留:部分胎盘小叶、副胎盘或部分胎膜残留宫腔影响子宫收缩而出血。
4.凝血功能障碍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肝脏疾病等因凝血功能障碍可致手术创伤处和子宫剥离面出血。胎盘早剥、死胎、羊水栓塞、重度子痫前期等产科并发症可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导致子宫大量出血。
产后出血的日常护理
1.心理护理
患者常因疾病的不适症状,出现焦虑、不安、烦躁等心理。家属要多关心、安慰患者,缓解不良情绪,鼓励患者正确面对疾病,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用药护理
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学习药物的用法、用量、疗程和不良反应,不擅自调整药物的用量或停药,一旦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治疗药物,避免耽误治疗。
3.生活管理
要营造舒适、安静且放松的生活环境,定期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同时注意休息,防止劳累,保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适当开展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此外还要留意天气的变化,及时添减衣物以预防感冒。
4.病情监测
注意观察恢复情况,如有再次出血,应及时就诊。
5.饮食建议
各类出血情况均适宜多吃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像小麦芽油、棉籽油、花生油、豆油等植物油,小米、玉米等全粒粮谷,菠菜、莴苣、甘蓝菜等绿色蔬菜,牛奶、鸡蛋、动物肝、心、肾、肉类、鱼类、胡萝卜、甘薯、土豆、奶油、青豆、西红柿、香蕉、苹果。同时,要忌烟、酒,忌花椒、辣椒、洋葱、韭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忌冷饮、梨等生冷、寒凉食物。
产后出血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了解其原因和日常护理方法,对于产妇的健康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产妇家属,都应该密切关注产妇的情况,确保产妇能够顺利度过产后恢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