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星期六
骨折术后饮食调理

作者:彭强

江阳区况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泸州市江阳区第三人民医院)发布时间:2024-12-20 11:24:181287次浏览[发表证书]

骨折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意外伤害,无论是跌倒、碰撞还是运动损伤,都可能导致骨骼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在接受手术治疗后,除了遵循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合理的饮食调理也是促进骨折愈合、加速身体恢复的关键一环。科学、营养的饮食能为身体提供必要的养分,就像为骨骼的修复搭建一座坚实的营养桥梁

1.早期(术后1-2周):消肿止痛,清淡易消化为主

骨折术后早期,患者身体应激,伤口肿痛,胃肠功能也可能受扰,此时饮食需以消肿止痛、清淡易消化为原则,远离油腻、辛辣及刺激性食物。蛋白质是这一阶段饮食重点,它是细胞修复与再生的基石,对骨折愈合意义重大。鸡蛋价格实惠、营养全面,一个含约7克优质蛋白且易吸收;牛奶富含钙与蛋白质,每日一杯可助力骨骼修复;鱼肉蛋白质含量高,还含不饱和脂肪酸,有益心血管,鲫鱼、鲈鱼等是上佳之选。新鲜蔬果同样不可或缺,它们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K与膳食纤维。维生素C抗氧化、促胶原蛋白合成,橙子、草莓、猕猴桃等含量丰富;维生素K参与骨骼钙化,菠菜、西兰花等绿叶蔬菜含量高;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预防术后因活动减少引发的便秘。烹饪方式上,应选清蒸、水煮、炖等,减少油炸、油煎,像清蒸鱼营养保留好又清淡,鸡蛋羹易消化,蔬菜汤营养丰富易吸收。

2.中期(术后2-4周):补充营养,促进骨痂形成

骨折术后中期,伤口疼痛渐减、肿胀消退,身体对营养需求增加,此时应着重补充富含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食物,以促进骨痂形成和骨骼愈合。钙是骨骼主要成分,充足摄入对骨折愈合极为关键。除牛奶外,豆制品也是钙的优质来源,豆腐、豆浆含钙丰富,还有大豆异黄酮等有益骨骼健康的成分。虾皮含钙量极高,磨成粉加入汤粥食用是不错选择。磷与钙协同参与骨骼形成与维持,瘦肉、禽类、鱼类等富含磷,还提供蛋白质等营养,如鸡肉蛋白质和磷含量高且脂肪低,适合术后患者。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人体虽能自身合成,但术后患者活动受限,可借助食物补充,鱼肝油、蛋黄、蘑菇等含一定量维生素D,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制剂。此阶段饮食可渐丰富,但要避免油腻辛辣,可尝试排骨汤、鸡汤等营养汤品,炖汤时去除浮油,搭配蔬菜主食,保证营养均衡。

3.后期(术后4周以后):全面营养,恢复身体机能

骨折术后后期,骨折部位趋于稳定,骨痂开始重塑,身体机能逐步恢复,此时饮食需更全面,注重营养素均衡摄入,助力身体达最佳状态。除保证蛋白质、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素充足供应,还应适当增添含锌、铁等微量元素的食物。锌参与人体代谢,对伤口愈合和免疫功能意义重大,牡蛎、瘦肉、坚果等是锌的优质来源。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术后患者易因失血出现缺铁性贫血,动物肝脏、红枣、菠菜等富含铁,可适当补充。主食选择可多样化,除米饭、面条,增加玉米、燕麦、红薯等粗粮,它们富含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能促进肠道健康、提供持久能量。另外,随着身体活动增加,能量消耗增大,饮食可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但要选优质碳水,避免过多精制糖和加工食品。

4.饮食禁忌与注意事项

在骨折术后饮食调理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禁忌和事项。首先,要避免吸烟和饮酒。吸烟会影响血液循环,减少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从而延缓愈合进程。酒精则会干扰钙的吸收和代谢,对骨骼健康不利。其次,要控制盐的摄入量。过多的盐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加重肿胀症状,不利于骨折恢复。同时,高盐饮食还与高血压等疾病相关,不利于整体健康。另外,对于一些可能引起过敏或不适的食物,要谨慎食用。例如,海鲜类食物虽然营养丰富,但部分人可能对其过敏,食用后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影响身体恢复。最后,要注意饮食的规律性和适量性。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过度节食。定时定量进食,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代谢功能,促进骨折愈合。

骨折术后的饮食调理是一个循序渐进、全面均衡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恢复阶段,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才能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重新回归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