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什么?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夏、秋季(多为7-9月份)为该病的高发期,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还可通过飞沫,饮用或食用被污染的水、食物,或者接触被污染的手、玩具、床上用品等途径传播。幼儿园、学校容易出现暴发性流行,患者在生病的第1周传播感染的可能性最大。在症状消退后,病毒仍可在患者体内存活数周甚至数月。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避免病从口入,照顾幼儿的人在接触儿童前,替幼儿更换尿布后,均要洗手。
2.避免与患病儿童接触,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3.被患病儿童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粪便及排泄物要消毒处理,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4.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适当加强体质锻炼,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5.家庭居室要通风,衣服、被褥勤暴晒,饮食上宜给予富有营养、清淡、易消化食物。将患儿与健康儿隔离,禁止带患儿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
6.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玩具应定期清洗、消毒,并避免幼儿将其放入口中咬弄;
7.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8.接种疫苗,既往研究发现:手足口病的重症及死亡病例多是由EV71肠道病毒引起。EV71肠道病毒感染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及时接种EV71疫苗,是预防由EV71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EV71疫苗适龄儿童为6月龄-5岁儿童,鼓励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1岁及以上儿童越早接种越好,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
在家中如何护理手足口病的孩子?
1.如何处理手足口病的疹子:
保持局部皮肤清洁,避免抓破皮疹引起继发皮肤感染,可以剪短孩子的指甲。
普通手足口病时,皮疹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对孩子没啥影响,所以不用特殊处理。如果孩子觉得皮疹瘙痒,可以涂抹炉甘石洗剂(破了不要涂抹了)。然后给孩子穿宽松、柔软的衣物,勤剪指甲避免抓破皮疹。皮疹不用避水,该洗澡就洗澡,家里该通风就通风,但是别出去传染别的小朋友哦。
2.患儿口腔溃烂、疼痛时如何护理:
做好口腔护理,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无刺激性食物为宜
(1)饮食:孩子口腔疱疹在发病2-5天后会破裂形成溃疡,这时孩子会觉得嘴巴疼痛,建议给宝宝吃偏凉一些的食品,能缓解孩子的疼痛,也可以给孩子吃些温的食品,但不能是热的。在性状上,要选择软糯的食品,硬的、干的、膨化的食品就不要给宝宝吃了,否则越吃越疼。在味道上以不刺激的食品为主,酸、辣的食品不建议吃。综合考虑,凉八宝粥比较适合。
(2)饮水:孩子生病后,本来就不愿意喝水,再加上嘴巴疼痛,喝水更少。体内缺水后,身体机能会降低,疾病恢复就慢,还可能导致孩子脱水。所以生病后,一定要保证孩子饮水量足够,评价的标准就是孩子小便次数不减少,颜色透明或者淡黄色。
①孩子一次喝水不多,那就少量多次;
②不愿意用杯子喝,那就用勺子喝;
③不愿意自己喝,那就全家一起喝;
④不愿意喝白水,那可以喝奶、豆汁,也可以喝果汁,但要选择刺激性小的,比如西瓜汁等,不建议橙汁、山楂汁,因为太酸会诱发疼痛。
3.如何消毒减少交叉感染
适时做好环境的清洁消毒,尤其是有二宝的家庭。肠道病毒在外环境中可以长期存活,但不耐高温和紫外线,因此可通过以下方式做好消毒:
(1)患儿的生活用品和玩具可用60℃以上的热水“烫一烫”或浸泡30分钟以上;
(2)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置于太阳下暴晒0.5~1.0小时,或使用紫外灯直接照射0.5~1.0小时,但太阳照射和紫外线只能消毒到物体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