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一热,许多人都爱扎进泳池或者在河边游泳,泡在凉水中既能解暑消热,还能锻炼身体。但是,游泳看似有趣,其实潜藏着巨大风险——溺水!每年夏天,关于溺水事件的新闻层出不穷。所以,不论是自己溺水,还是看到别人溺水,学会这些急救小知识都十分重要。接下来将分享溺水自救和急救小窍门,希望大家一定要认真了解。
1.溺水自救
(1)保持冷静。如果不小心溺水,千万要保持冷静避免慌张。惊慌时,容易胡乱扑腾,导致体力全部耗尽。在水中,没了体力便十分危险!这时,需尽量大口吸气呼气,将呼吸调匀,整个人彻底放松下来,这样身体才能漂在水面上,确保生命安全,等待救援。
(2)仰泳露鼻。如果会游泳,但游泳过程中突然体力不支,这时可以尝试仰泳。整个人平躺在水面上,脑部往后仰,面部朝天,颈部放松,身体尽量挺直,后背稍微弯曲,这样身体能够保持平衡并漂浮起来。肩膀放松打开,保持水平,胳膊 在身体两边划水,腿伸直,上下交替打水。打水时,用大腿发力带动小腿,膝盖避免过度弯曲。打水频率适中,这样既能稳住身体,还能推着身体往前走。每次腿部打水,都能让身体往上浮,鼻子就能更好地露出水面呼吸。胳膊弯成90°,手心朝下,从身体两边往后划。划水时把胳膊伸直,再把胳膊弯回来接着划下一次。
(3)深吸浅呼。溺水时,记住一定要深吸浅呼!这么做能让呼吸更加平稳,减少呛水。深吸气时,把嘴巴尽量张大,深吸一口,让空气把整个肺部填满。吸气时需匀速,避免过猛,否则容易咳嗽呛水。呼气时,用鼻子慢慢呼气,把气均匀地吐出来,尽量把肺里的空气都排空。呼气的速度一定要稳定,千万不能过急,否则呼吸容易紊乱。
(4)借助漂浮物。如果在水中遇到危险,漂浮物能提供一股上浮的力,帮助我们浮在水面上,可以节省下不少体力。万一不小心溺水,可以观察四周,看是否有木板、泡沫板,或者救生圈这些能够漂浮起来的物体。发现后,先观察该漂浮物是否足够 大,结不结实,能不能承受住我们的体重。抓到漂浮物时,尽量用手牢牢攥住它的边缘或者表面,避免其从手中溜走。
(5)呼救。大声呼救,周围的人才能注意到,获救的机会也就更大。呼救前,先让自己尽量冷静下来,深吸一口气,保证有足够的气息呼喊。大声呼喊“救命”,确保让远处的人也能听到。呼喊时可以挥手,这样被人发现的可能性会更高。但挥手时,避免动作过猛,否则容易消耗体力,保持平稳即可。
2.溺水急救
(1)清除口鼻异物:发现有人溺水后,第一步需先把溺水者鼻腔、口腔中的异物清理干净,比如泥沙、水草等。只有呼吸道畅通,溺水者才能呼吸。
(2)心肺复苏(CPR):如果发现溺水者失去呼吸,心跳停止,需马上进行心肺复苏。与常规CPR不同的是,溺水的CPR先从人工呼吸2~5次后才开始胸外按压。按压溺水者胸部两乳头连线中点,一分钟按压100~120下。按压30次,再对其进行2次人工呼吸,循环进行,一直到专业救援人员到达为止。
(3)保暖:在等待救护车到达的这段时间中,可找一条干毛巾或者用衣服给溺水者裹上,进行保温。如果体温过低,容易出现低体温症。
(4)不要控水(如倒挂):首先,溺水时,少量水可能进入肺部,但大部分会被人体吸收或阻塞气道。控水操作通常只能排出胃部的水,对挽救呼吸无意义。其次,延误了关键抢救时间。溺水者的核心问题是缺氧。控水会浪费宝贵的急救时间,延迟CPR,而CPR的黄金时间仅有4~6分钟。最后,增加了误吸风险。强行控水可能导致呕吐,胃内容物反流进入气道,引发二次窒息或肺部感染。
3.夏季游泳注意事项
夏天游泳时,避免一个人前往不熟悉的水域,最好与同伴一起,以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及时救助。在水中不要嬉戏打闹,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出现意外。如果不会游泳,千万不可贸然进入深水区域,可以先在浅水区学习,同时使用游泳圈,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