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18日 星期一
狭窄性腱鞘炎:手指弹响背后的秘密

作者:杨成

沧州市中心医院 发布时间:2025-04-11 09:31:591059次浏览[发表证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屈伸手指时,突然听到清脆的“咔嚓”声,这种现象俗称“手指弹响”。虽然偶尔的弹响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频繁的弹响往往预示着一种病理状态——狭窄性腱鞘炎。现从狭窄性腱鞘炎的成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方面展开健康科普,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常见的健康问题。

1.狭窄性腱鞘炎的成因

狭窄性腱鞘炎并非单纯的腱鞘慢性损伤性炎症,而是涉及肌腱和腱鞘的复杂病理过程。当肌腱和腱鞘长时间受到摩擦、挤压或劳损时,会发生水肿、增生、黏连和变性。腱鞘的水肿增生导致骨纤维隧道狭窄,进而压迫已发生水肿的肌腱。由于环状韧带区腱鞘特别狭窄坚韧,水肿的肌腱被压成葫芦状,阻碍了肌腱的正常滑动。当手指进行屈伸动作时,葫芦状膨大部在环状韧带处强行挤过,产生弹拨动作和响声,并伴有疼痛,这就是狭窄性腱鞘炎出现弹响的原因。

狭窄性腱鞘炎的常见病因包括受凉、受累以及腱鞘因反复摩擦劳损造成的无菌性炎症。长期使用手腕或手指的人群,如运动员、护士、家庭主妇、程序员等,由于手部活动频繁,更易罹患此病。此外,急性创伤、提重物、长期玩手机等不良习惯也可能导致腱鞘内水肿、充血,进而引发狭窄性腱鞘炎。

2.症状表现

狭窄性腱鞘炎的症状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疼痛:发病初期,患者在手指活动时,局部会出现轻微的疼痛感。随着病情的加重,疼痛感会逐渐加剧,并可能沿肌腱走行方向放射。严重时,可出现放射性疼痛,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2)活动受限:由于肌腱被压迫,患者在屈伸手指时会感到困难,需要缓慢地活动才能逐渐展开。特别是在早晨起床后,手指会出现僵硬现象,即“晨僵”,严重时可伴有屈伸功能异常。

3)弹响:手指屈伸时产生的清脆响声是狭窄性腱鞘炎的典型症状之一。这种弹响往往伴有疼痛,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弹响的频率和响度也会增加。

4)局部肿胀和压痛:部分患者可

在患处触及肿胀的腱鞘或结节状物,按压时有明显的疼痛感。

3.治疗方法

狭窄性腱鞘炎的治疗方法多样,根据病情的轻重,可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1)保守治疗。休息与保暖:避免手关节受凉和过度劳损,注意保暖,适当休息,减少手指和手腕的活动量,以减轻腱鞘和肌腱的负担。热敷与理疗:通过热敷或理疗的方法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腱鞘增生和炎症。热敷可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每次20~30分钟,每日2~3次。

2)药物治疗。外用或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如美洛昔康、双氯芬酸等,能够消除腱鞘的渗出和水肿,从而缓解症状。但需注意,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或出血者禁用此类药物。局部封闭治疗:对于轻度的腱鞘炎,可应用局部封闭疗法,即在压痛部位注射利多卡因和糖皮质激素,以缓解疼痛和炎症。但此方法不宜多次使用,以免引起肌腱的广泛粘连。针灸、按摩与小针刀治疗:针灸、按摩等物理疗法能够缓解肌肉紧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小针刀治疗则通过切开狭窄的腱鞘,减轻对肌腱的挤压,从而改善手指活动不利的情况。

3)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手术一般采用局部麻醉,切除部分狭窄的腱鞘,解除对肌腱的压迫。术后需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手指的正常功能。

4.预防措施

预防狭窄性腱鞘炎要点:避免手部过劳与受凉,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注重保暖,保持正确使用姿势,加强手部锻炼,并及时就医处理手部不适。

5.结语

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手指弹响、疼痛、活动受限等。通过了解狭窄性腱鞘炎的成因、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手部健康,避免这一疾病的困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手部的休息与保暖,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避免手部过度劳损和受凉。同时,一旦发现手部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远离狭窄性腱鞘炎的困扰,享受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