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7月01日 星期二
儿童隐睾早发现早治

作者: 石洪波

四川省仪陇县人民医院发布时间:2025-03-21 16:09:571095次浏览[发表证书]

引言

隐睾症是儿童泌尿生殖系统中最为常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之一,其潜在风险类似于体内潜伏的“定时炸弹”。若未及时诊断及治疗,可能对儿童的健康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家长对隐睾症应有充分的认识,以实现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

1.什么是隐睾

隐睾症,亦称睾丸下降不全,是指新生儿出生后,一侧或双侧睾丸未遵循正常的胚胎发育路径,未能从腰部腹膜后降至阴囊。通常情况下,胎儿在母体内的第7至第9个月期间,睾丸会逐步迁移到阴囊。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睾丸可能停留在腰部至阴囊之间的任何位置,例如腹股沟管或腹腔内。

2.隐睾的危害

睾丸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其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依赖于阴囊所提供的相对低温环境,该环境温度通常低于体温12摄氏度。这种低温条件对于精子的生成是至关重要的。若睾丸长期处于较高温度的腹腔或腹股沟中,其生精功能将受到显著影响。对于双侧隐睾患者而言,若未及时进行治疗,成年后不育的风险极高;即便是单侧隐睾,亦会对个体的生育能力产生负面影响,据研究统计,单侧隐睾患者婚后不育的发生率介于30%60%之间。此外,隐睾患者发生睾丸恶性肿瘤的风险显著增加,相较于正常睾丸,其风险可高出2050倍。此现象的成因在于隐睾所处的较高温度环境易导致睾丸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进而诱发肿瘤。值得注意的是,隐睾位置越深,恶变风险相应增大。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若其阴囊外观与同龄人存在差异,可能会导致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3.隐睾的早期发现

自新生儿诞生起,父母即应开始细致观察其阴囊状况。在正常生理条件下,阴囊表现为双侧对称且充实,触诊时可触及双侧睾丸。若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阴囊单侧或双侧呈现空虚状态,且无法触及睾丸,此时应警惕隐睾症的可能性。通常情况下,在婴儿处于平静及温暖环境下进行检查,结果更为精确。由于寒冷或紧张状态可导致提睾肌收缩,使得睾丸暂时性回缩至腹股沟管内,从而产生误判。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应遵循医嘱定期进行体检。

4.隐睾的治疗

部分隐睾症患者在出生后三个月内存在自然下降的可能性,故对于六月龄以内的隐睾症患儿,建议先行观察,避免急于采取手术治疗。在此观察期间,家长应定期带患儿至医院进行复查,以监测睾丸下降情况。对于年龄介于六个月至一岁之间的隐睾症患儿,可尝试采用激素疗法。常见的激素包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该疗法的作用机制在于促进睾丸下降。然而,激素疗法并非对所有患者均有效,且可能伴随副作用,如阴茎增大、阴毛生长等,因此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若观察等待及激素疗法均未取得预期效果,或患儿年龄超过一岁而隐睾仍未下降,则需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隐睾症的主要治疗手段,普遍认为最佳手术年龄为一至二岁。目前,睾丸下降固定术是常用的手术方式,该手术通过牵引睾丸至阴囊内并进行固定,以恢复其正常生理位置。对于位置较高的隐睾,可能需采用腹腔镜手术等更为复杂的手术方法。

5.术后护理

术后伤口的护理至关重要,需确保其清洁与干燥以预防感染发生。家长应遵循医嘱,定时更换敷料,并密切监测伤口状况,包括红肿、渗血及渗液等现象。一旦观察到伤口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此外,术后患儿需保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过度哭闹,以防止腹压升高引起睾丸位置异常。在饮食管理方面,应为患儿提供营养充足且易于消化的食物,确保大便通畅,减少排便时用力。术后应遵照医嘱定期进行复查,以评估睾丸的位置、体积、血供状况以及生殖系统的发育状况。通常复查时间点设定在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等关键时期。

结语

隐睾症对儿童的健康具有显著影响。若能早期诊断并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大多数患者有望恢复至正常状态。家长应加强对儿童生殖健康的关注,密切观察儿童的身体发展情况,并在发现任何异常时,迅速引导儿童接受医疗检查。